嫡女與庶女到底有什么差別?在古代大家族中,嫡女和庶女都是小姐,唯一的差別就在于生母的身份。沒有那個女人會心甘情愿地喜歡別人的女人和丈夫生的孩子,但鑒于男尊女卑的社會形態,女人地位低下,所以作為嫡母,即便不喜歡但也絕對不會害庶女。女孩早晚要嫁人,與庶子不同,庶女沒有機會分割家產,不過是一份嫁妝的問題。
可嫁妝嫡女和庶女就有差別了,嫡女的母親都是帶著嫁妝到夫家,而庶女的母親大多都是仆從,或者從人牙子手里買過來的女孩兒,她們沒有嫁妝。
嫡母有嫁妝,自己的女兒出嫁嫡母愿意就會拿出來,而這個庶女是沒有的。在古代,女人的嫁妝就歸女人,夫家沒有動用的權利,全憑妻子的心,想拿出來用就拿出來,不拿出來也不能逼,因為用妻子的嫁妝流傳出去,外面的人會笑話這家人沒臉。
作為嫡母,她憑什么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給別人生的女孩?倘或這個庶女孝順,懂事本分,討嫡母喜歡,嫡母在看人家,說親事,準備嫁妝的時候留心對方的人品等等。一般來說,嫡母也是女人,庶女乖巧她喜歡,她也沒有必要害庶女啊,除非這個嫡母完全一個變態,或者說庶女的母親和她有怨氣,庶女不聽話種種可能,讓她非常痛恨這個庶女。因此,姨娘也需要看清現實,別為了自己爭寵而害了自己的女兒啊。
紅樓里的探春就是庶女,但她一直是嫡母王夫人養著的,也只認王夫人是自己的母親,這個做法在現代人看來很難接受,可是在古代就不同,姨娘都是等不了臺面的,庶女認嫡母,親近孝順嫡母,那是自我太高身價,這個做法很對,沒有任何錯處,反而親近姨娘會讓其他說她是扶不上墻的下作胚子,自我看輕,沒用處,嫡母養的白眼狼。
于是咱們提提趙姨娘這個人,自己的女兒探春都說她整日里爭寵,可見王夫人對趙姨娘肯定不滿,可并沒有因此而遷怒探春,所以,古代的嫡母也不是很壞。后面探春嫁人,從寥寥數語中,可以看出她婚后的日子還能過得去。
再回頭瞧瞧迎春,嫁給了孫紹祖,被打,不久就紅顏薄命了,當然她可憐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她父親。她其實是被她父親賣給了孫紹祖,所以孫紹祖看不起她。因此可以想象,古代的父親真的有很心疼的女兒的嗎?有是肯定有的,可父親看問題與母親不同,母親是女人,也是過來人,她知道女孩兒初嫁人的各種受委屈的地方,她在看人了解對方的時候,會重點注意這些問題,更會重點注意對方的人品等等。
所以庶女討好嫡母那是必然,也是很聰明的做法,并非是貶低身份,也是認清事實。
呃……寫文累了,所以寫了一些廢話,以上純屬小果胡言亂語,親親們可看可不看~囧~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