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不親近?也是,這庶出的男子,即使先生了長孫,在這門第觀念非常嚴重的古代,仍是庶出,地位比嫡孫差了可不是一截,他們的關系肯定親近不到哪里去。
青素想到這,又想起二姨娘特意提及南方水城的糕點,問道,“阿貴他娘有說如何個不親近?”
春紅尷尬的抬眼看了下青素,緊了緊唇才說道,“奴婢也這樣問了,阿貴他娘當時就打了奴婢一個嘴巴,讓奴婢切勿亂說,奴婢也沒問下去。不過奴婢放下糕點,打起簾子快要出門的時候,阿貴他娘又將奴婢拉到茅房附近沒人的地方,嘀嘀咕咕的告訴奴婢,她說之前她婆婆提過,……老夫人是徐州望族,和水城剛好是鄰城。現在我們相爺的母親,老夫人她當年可是二老爺先看上的,去央求太祖爺去徐州提親,結果老夫人卻許給了大老爺,后來二老爺成家之后,主動向太祖爺要求分了家,住在別院……。”
青素聽到這里,心底笑笑,根據這話,他們關系不親近就更有理由了,弟弟先看上的女人卻變成了自己嫂子,平日抬頭不見低頭見,便要求分了家,“那后來呢?”
“后來,”春紅喝了口熱茶,抿了抿唇角,又道,“后來兩家逢年過節才聚一次,再到后來,相爺搬遷到京都,更是來往甚少了。”
聯系少?那為何二姨娘會說起?還在她面前故意提起,難道只是口誤?或者就是想讓五姨娘知道知道。
事情不會這么簡單,青素小臉皺在一起,還是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那水城后來可有人來相府?”
春紅搖頭,“姑娘,這奴婢道是不知道了,來府里這么多年,奴婢連水城都沒聽人提起過,更別提水城那邊來人了。”
“嗯,姨娘來府里也好多年了,也僅是聽相爺不小心提過水城是他祖上老家,其余倒是沒有說過什么,”青素聽后擺手,隨即吩咐夏綠將剛才的藥渣遞給春紅,“春紅,趁著天還沒黑,你再出去一趟。去后院問問的劉管事,看看他知道這藥是治什么病的。”
春紅接過夏綠遞過來的手帕,諾的應了聲,“那奴婢先去問問。”
夏綠幫她打起簾子出去,回過頭問道,“姑娘,您讓春紅姐問水城的事情做什么?”
青素只笑不答,“現在還不知道,過段時間肯定就知道。”
話剛說完,又見春紅自己打起簾子進門,青素疑惑,“怎么了?”
春紅想了想,才說道,“姑娘,還有件事情,奴婢剛想起來,不知道和您問的有沒有關系。好幾月之前,奴婢去看阿貴媳婦,正好看到阿貴他爹在。就聽阿貴他爹給阿貴說,他出去辦事,在京都郊外碰到禮部侍郎的轎子,看著那人像是相爺的堂兄。阿貴還說相府從來沒聽過這事,他爹肯定眼花看錯人了,也沒當回事。”
青素聽完眼睛一亮,隨即開心笑了,“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春紅應道,再轉身出去了,夏綠腦子轉不過來,也沒再問,看到青素嘴角帶笑,悠然自得的飲著茶,“姑娘,奴婢再添壺來。”
不到半個時辰,春紅就匆忙趕了回來,將劉管事的話原原本本轉述給青素,“姑娘,您看這事?”
青素右手倚著下巴,左手拇指與食指成圈,余下三根手指在圓桌上輕輕敲擊,思索著這話的意思,心里再將趙媽媽和春紅夏綠得來的消息連貫起來,頓時明朗。
擺手吩咐春紅,“這事到此為止,你先將這藥渣收拾了,以免姨娘看到。”
春紅諾的應道,再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就幫著夏綠收拾床鋪,“姑娘,您也忙了一天,該休息了。”
第二天,不用去老夫人和大太太那里晨省問安,青素道是睡了會懶覺,估摸早上7點多了,就趕忙起來。
這古代不比現代,稍微睡會就被人們稱為懶覺,要是一會來了外人,看到九姑娘還睡在床上,又不知道在前院言語什么,到時候遭殃的不是五姨娘就是她。
春紅和夏綠伺候著穿好衣,打了兩個小鬢,青素便帶著她們兩去隔間五姨娘房里問安,春紅打起簾子,青素進門,便看到五姨娘和趙媽媽已經在忙活了。
“姨娘,九兒給你請安了,”青素笑笑湊上前,看到已經撐起的繡品框架,問道,“姨娘要開始繡了嗎?”
五姨娘伸手拉了拉框架上面的布料,平平展展的,抬頭看了下她,又低頭忙活,“嗯,以后姨娘可能要忙了。”
一旁的趙媽媽又遞展尺,又遞線筐,對青素輕嘆一聲,說道,“姑娘,這前院給一個月的時間,要姨娘將百壽屏風繡出來,日子還是緊了點。昨兒奴婢勸著,姨娘還是忙活了大半個晚上,就想今天能將框架打起來,這要以后早起晚睡,姨娘身子哪里受得了。”
“瞧你說這作甚,”五姨娘笑笑,瞥頭對青素道,“別聽趙媽媽亂說,姨娘身子好著呢,一幅屏風不打緊的。”
青素抬頭看眼睛腫腫的五姨娘,心里心疼不已,回頭對春紅道,“春紅,你以后也留在姨娘房里,幫著姨娘做做針線。”
五姨娘剛準備拒絕,就見青素道,“姨娘,九兒最近身體好了,留夏綠一人就可以了。姨娘您要注意身子,不然九兒可要不讓您繡了。”
“你這孩子,姨娘知道,以后姨娘會注意的。”五姨娘知道九姑娘青素為她好,可是這是前院吩咐的,哪里能不繡啊,心底無奈的嘆了聲氣,擺手再也沒說什么。
幾人再簡單吃了早飯,青素起身帶著夏綠便出了門,“那姨娘您先忙,九兒不打擾您了,九兒也去練琴了。”
春紅幫忙著打起簾子,“姑娘,您放心吧。有奴婢和趙媽媽幫著,姨娘不會累著的。”
青素點點頭,帶著夏綠就去了她屋,夏綠仍然拿著自己的線筐做針線活,青素就找出之前五姨娘給她琴譜,練起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