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大佟妃便出來了,那神情頗有欲罷不能笑之意;貴妃這時才得以進殿面見皇上。
“臣妾參見皇上。”
“免!賜座!”
“多謝皇上。”
康熙眼一瞅,見王禮賢依舊伺候在一旁,便吩咐道:
“你去親傳曹寅進宮,朕有要事相商。”
王禮賢瞧了一眼坐在那的貴妃娘娘,恭敬地答應著。
見人走了,皇上率先開口,隨意的問道:
“太皇太后近來可安好?”
貴妃小心回道:
“老祖宗很好,身子骨還硬朗著呢。”
“表面上看著是硬朗,身體恐怕大不如以往,連她宮中小花園禮的花都凋謝了許多。”
貴妃在心中中忖度皇上的話,疑惑地說道:
“怎么會?臣妾今天一大早去過福壽宮給老祖宗請安,庶妃陳氏把老祖宗的花伺候的可嬌艷了,尤其是那牡丹,開的最好,倒霉見到皇上所說的花謝之景;老祖宗還說要送幾朵給臣妾,臣妾覺得不合規矩,婉拒了老祖宗。”
皇上滿意地笑了笑,又道:
“可能是最近國事繁重,朕記錯了。陳氏替朕侍奉老祖宗倒還算的上勤奮。”
貴妃見皇上似有稱贊之意,狡黠地說道:
“是啊,陳氏雖為漢人,孝道卻做得很好,不像那叛賊吳三桂把忠孝節義全忘在腦后!雖說都是漢人,可漢文化教導出來的人倒也千差萬別。”
此話一出,皇上果然沒再多言,貴妃趁機道:
“臣妾剛才殿外等候時,參領大人也在,參領大人掌管八旗宮禁,日日辛苦,臣妾怕他憂心烏雅貴人的病,便告訴他烏雅貴人的病好了很多,請他不要擔心;參領大人這才放心,又連連說她沒福氣,突然大病一場未能好好伺候皇上,臣妾勸了一會他才寬心許多。”
“著太醫院好好照顧!”皇上只是淡淡吩咐。
見皇上聽到烏雅夫人并未多說什么,貴妃略微放了放心,只是君恩果然如流水,說沒就沒了;轉回心思她使了個顏色給梔子;
梔子會議,撲通一聲跪倒在皇上面前:
“奴婢斗膽,有句話不得不說,請皇上恕罪。”
貴妃佯怒,斥責道:梔子,別這么沒規沒矩的。“
梔子為難似地抬眼看著皇上,又看看貴妃;
”已經逾越了規矩,既然打算說那就說吧。“
皇上不陰不陽的語氣倒讓梔子有些緊張,皇上是個精明地帝王,恐怕看出些端倪,貴妃想了想,索性自己親自說,反倒能減輕皇上的不滿;
”既然梔子提了個頭,這事還是臣妾來說吧。“
皇上點點頭,貴妃才大膽說道:
”按理說,這事只是后宮里的一件小事,臣妾安公會總規矩處理便可。只是這其中隱隱涉及到一些關于朝廷大事的謠言,讓臣妾不知該如何是好!梔子見臣妾左右為難,便大著膽子這般沒規矩的想告訴皇上,也是她做奴才的一片忠心。“
”什么謠言?說來聽聽。“
略微遲疑片刻,到了這個份上貴妃只好繼續道:
”從過了年道現在,宮中人人暗地里私傳,說,皇上要立大佟妃為后。“
說到這里,仔細觀察著皇上的表情,卻什么也看不出,貴妃繼續說道:
”臣妾想這樣的謠言不可任期發展,便抓了幾個帶頭相傳的宮女太監,本想按宮規處罰他們,可再仔細想想,這樣的事由臣妾來辦叫別人看了似乎不太好,所以左右為難。“
皇上站起身,桌上的那份奏折還靜靜地躺在那,拿起那份奏折踱了幾步:
”著是什么大事,那些傳謠言的太監宮女打他們幾板子,然后發配到辛者庫去,你不必為難,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鈕鈷祿貴妃沒想到皇上對立后這樣的事情處理的如此低調,心中這才不免有些驚慌;
皇上對此事的態度,還有大佟妃走出勤政殿時那欲罷不能笑的神態,難道說,皇上真的要立大佟妃為皇后?
步出勤政殿,貴妃娘娘盡量保持神色從容,真是君心難測,皇上究竟想立誰為后?
小太監出來傳參領大人進殿,鈕鈷祿貴妃忽然叫住他:
”參領大人,本宮回常去看望烏雅貴人,她的事包在本宮身上,大人不必擔憂。“
參領大人見貴妃神情似乎與前有些不同,腦袋快速思索了一遍,口里連連道謝。
康熙帝一上午都是在早朝、接見后妃、召見權臣中度過的,終于有點閑暇時間閑逛放松心情,陪伴在身邊的不是后宮里的粉黛美人,而是自小便服侍他的侍衛統領曹寅。
兩人信步閑庭,皇上輕松問道:
”嬤嬤近來可好?“
曹寅咧嘴笑答:
”家母很好,常念叨皇上。“
”我是吃嬤嬤奶長大的,朕與你可說是兄弟,你自小便陪伴圣駕,與朕經歷風風雨雨,你們曹家功不可沒!“
曹寅戰戰兢兢回道:
”奴才怎敢與皇上兄弟同稱,家母有幸教引皇上,奴才又自幼伴駕,是我們曹家的福氣,曹氏不敢再皇上面前居功。“
皇上大力地拍了曹寅的肩膀,佯怒道:
”你這樣說就見外了,如今唯有你才可與朕分擔憂愁。“
”皇上,國事是永遠也處理不完的,若每日憂愁,于龍體無益。皇上不如多抽點時間欣賞欣賞著御花園里的花。“曹寅笑著輕松言道。
”呵呵,御花園里的花再好看也不及老祖宗小花園里的花茂盛、多姿多彩,那些花真難為陳氏是如何打理的,尤其是那幾株牡丹,就如老祖宗一樣高貴典雅。說到陳氏,她還是嬤嬤介紹進宮的,她父親陳玉卿與你們曹家是親戚,朕對陳氏也很滿意,溫恭可人,甘于平靜,伺候老祖宗極為盡心。“
說到這,皇上便沒再夸下去,曹寅謹慎思慮,回道:
”皇上常在朝堂上教育百官要滿漢為之一家,老祖宗率先給天下人做了表率,陳主子是漢人,可老祖宗卻一點歧視之心都沒有,對待陳主子如親孫兒一半,也是陳主子的造化。“
曹寅故意用滿漢皆為一家的朝廷政策來為庶妃陳氏說話,他知道皇上雖然也重視漢人,希望滿漢和平相處,但這也只是為了大清的安寧,恐怕在皇上的內心深處,依然擺脫不了輕視漢人根深蒂固的觀念。
”曹寅啊曹寅,你這腦袋瓜子倒是聰明!不過朕還是要提醒你一句,謹守你的本分!“
曹寅滿漢為一家的言辭的確一語驚醒皇上,他說的沒錯,后宮漢人妃嬪的地位直接關系到天下漢人對朕的看法,不過曹寅說的雖正確,但皇上依舊忌諱后宮與前朝有什么直接的瓜葛,為此才特意說了一句警醒曹寅的話。
”朕本來有件事不知該叫誰去辦,如今看來,由你去辦最合適!“
”但憑皇上吩咐。“
皇上隨手摘下身旁一朵牡丹,聞了聞,意味深長道:
”著事你可要辦好了,別給朕辦砸了。“
說罷將剛摘下來的紅牡丹交到曹寅的手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