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萱小姐請坐。”左邊修長戴了副眼鏡的考評官微笑地對王彤萱說。
“我站著答吧。”王彤萱謙誠地對三位考評官說。
“為什么?”左邊的考評官似有不解地問,“你可是今天18 位應聘者中唯一一位要站著應聘的人。”
“你們是考評官,是老師;我是應聘者,是學生。學生回答老師問題,應該站著回答。”王彤萱鎮定自若地說,“雖然說師生是平等的,但學生站著回答老師,是對老師的尊重。”
3位考評官點了點頭。
右邊的考評官看上去十分和藹可親,中等個兒,聲音很有磁性地說:“請問王彤萱小姐,你為什么千里迢迢來應聘嚴氏集團?”
“原因有五。”王彤萱看了一下三位考評官,說,“第一,從網上看到了嚴氏集團的招聘簡章,我還詳細查閱了嚴氏集團的資料,了解到嚴氏集團是本市乃至本省數一數二的民企,我就想到民企工作。第二,嚴氏集團的招聘廣告‘嚴公吐哺,天下歸心。’吸引了我。我想看看嚴氏集團的‘嚴公吐哺’。很好奇。第三,嚴氏集團的工作環境和風氣不錯,領導者以人為本的領導作風以及個人評風在業界都很不錯,受到業界權威人士的尊敬和尊重。第四,我的條件基本符合嚴氏集團的應聘條件。第五……”
“接著說。”三位考評官頷首稱許。
“而且我家雖然也經營小規模的企業,規模雖然遠遠比不上嚴氏,現在面臨困境,我想出來找份工作為家里盡點薄力。”
三位考評官靜靜地聽王彤萱訴述,誰也沒有打斷她……
考評官感動了:“王彤萱小姐,你家有你這樣一位好女兒,會高興自豪的。”
中間那位顯得略胖,眼神炯炯而且敏銳的考評官和顏悅色地說:“王彤萱小姐,我能讓你做個選擇題嗎?”
“當然可以啊。”王彤萱顯得有點不好意思起來,“剛才我……”
“沒關系,你回答得很好。”眼神炯炯而且敏銳的考評官,“現在我們想問你,質量、技術、資金、制度和文化,對于一個民企,哪個最重要?”
“文化。”王彤萱不加思索地說,“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技術是企業的支點,資金是企業的紐帶,制度是企業的保障,而文化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就嚴氏集團而言,嚴氏集團的產品質量上乘,嚴氏集團的生產技術先進,嚴氏集團的資金雄厚,嚴氏集團的制度完善,在這前提下,嚴氏集團的文化是制勝的法寶!”
“說得好,往下說。”考評官一手拿著筆做記錄一邊贊同的點點頭。
“文化是任何一個集體發展的內驅力和原動力。‘至真至誠’是嚴氏集團發展成為神話的重要文化之一。”王彤萱話題忽然一轉,說,“三位老師,我能給你們提一個意見嗎?”
“當然可以!”
“你們發在網上的‘招工啟事’ 寫成‘招工啟示’了,希望盡早能改過來。”王彤萱一邊說,一邊從口袋里拿出那張從網上下載的“招工啟示”,遞給了考評官。“示”已用圓珠筆改成了“事”。
三位考評官不停地點著頭,并耳語了一陣。
中間的考評官站了起來,從抽屜里拿出今天唯一一份聘用合同書,送到王彤萱的手里:“恭喜你,王彤萱小姐,你被錄用了。” “是嗎,我被錄用了?”王彤萱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過聘用合同書的雙手在不停地發抖……
中間的考評官對王彤萱說:“想知道被錄用的原因嗎,今天應聘的18人中,你獲得了三個‘唯一’。第一,你是一個唯一站著回答的應聘者;第二,你是唯一一個向我們指出‘招工啟示’的人。其實,我們是故意這樣安排的;第三,你是我們今天唯一錄用的應聘者。若男小組,祝賀你成為我們嚴氏集團的一員!”
“謝謝,我太幸運了!”王彤萱早已熱淚盈眶……
“喂,優璇,我成功了!”王彤萱第一時間讓好友也分享自己的喜悅和成就感。
“真的嗎?我剛好想換個環境,到時候也去嚴氏集團應聘好了,我們好有個照應!”優璇聽了真為好友高興,本來她也不是很有把握好友能進去,沒想到真的應聘成,
“聽說嚴氏太子爺很帥氣,你有沒有見過?”優璇挺好奇這位太子爺的,“聽說是個跳級生,神童一個,二十二歲就哈大博士后畢業了,這樣的能人,優璇傾佩不已,不過目前好像是嚴家老太爺掌權,他兒子去從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