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太后壽宴最終以百里飄絮與周心瑤留宮陪在太后身邊結束。
轉眼,百里飄絮和周心瑤已經在朱太后的永安宮住了三天了。
三天里,百里飄絮與周心瑤二人逐漸熟識,竟是有種相見恨晚、志同道合的感覺。
周心瑤其實是很看不起那些嬌滴滴、只知誘惑男人的大家小姐的。
她不覺得女人就得依附男人才能生存,女子也可以活出屬于自己的人生。
本來以為,她的這些想法會不容于世,但是沒想到在閑聊之中,她發現百里飄絮竟然欣然接受她提出的觀點,甚至她的想法比她更加新潮。
百里飄絮的那種淡泊之感深深吸引了周心瑤,她甚至在想這世上真的會有令她動容的事情嗎?
她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種直白,讓周心瑤覺得真實卻又不做作。
因為她知道,百里飄絮說得都是事實。
不過最讓周心瑤覺得不可思議又深受啟發的,是百里飄絮說的一生一世一雙人。不單單是精神上的,而是身心甚至包括名譽的那種一生一世一雙人。
換言之,就是她的男人和她在一起之后,從此身心名義只能有她一個女人,就像她的父親母親一樣。
她說,她要的男人,她不會計較他的過去,但是和她在一起之后,就要給她全身心的信任與支持……
這些言論深深震撼著周心瑤。
即使周心瑤有著與其他閨閣女子不一樣的想法,但她的骨子里仍舊是一個古代女子,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子理應三妻四妾,雖然她自己的父親沒有,但是這種禮教觀念卻是深入她的思想。
但是與百里飄絮的一番交談,她的這種思想完全被顛覆,那種從身到心全部忠于一人的觀念深深震撼著她。
她想,她對未來夫君、未來生活的要求似乎也改變了……
誠如百里飄絮所說,沒有任何一位女子會心甘情愿的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如果有,那也只能說明你不夠愛他……
百里飄絮也從未想到在這落后的古代會有這般豁達的女子,不求榮華富貴,但求現世安穩;不拘三綱五常,心系國家大事;寧為貧賤之妻,不做富貴之妾……
這份氣度,讓百里飄絮很是佩服。
在百里飄絮的印象中,即使中國古代擁有無數奇女子,但這些奇女子也仍是拘泥于三綱五常,以夫為天。
就如梁紅玉,她是巾幗英雄,但她的大義卻是建立在韓世忠的犧牲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韓世忠的犧牲,或許梁紅玉不會流芳百世、名傳千古。
又如孝莊皇后,如果不是情勢所逼,如果不是她的兒子懦弱,如果不是她的孫子幼小,她或許也不會成為大清歷史上有名的賢后。
像周心瑤這樣,真正發自內心想要為自己的國家盡一份力的,大概只有王昭君了吧。
但又與王昭君以美色和親不同,周心瑤是希望自己能夠光明正大的站在官場上或戰場上,為這夏云國盡一份綿薄之力。
只恨生不逢時,在這時代,女子終歸只是女子,在世人眼中,女子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在別無他用。
所以周心瑤空有滿腹才華,卻也只能呆在深閨之中,為自己的父親出謀劃策。
此時的百里飄絮和周心瑤或許不會想到,子洲大陸的歷史正是因為她們的出現才會進入另一個新的紀元。
而聽到周心瑤的感慨,百里飄絮忽然有些茫然。
她雖活了兩世,但她卻好像從未想過自己是為了什么而活。
前世的葉桐是一個孤兒,她被國家收養,然后逐漸被培養成優秀的反恐特種兵,為國家出任務,最后犧牲。
但這些,似乎都是她作為一個特種兵的義務,她似乎從未自己想過自己要做些什么……
這一世,有了前世不曾感受到的家的溫暖,她漸漸沉溺其中,對于百里云對她的安排,她很滿意也很樂于完成,所以她出去學藝,幾年才歸。
但這些似乎都不是她自己做的決定,即使擁有自己的組織,那也是為了自己能在這異世更好的立足,卻從未有任何別的打算與想法……
難道這就是她的人生嗎?
一個沒有任何追求的人生,真的有意義嗎?
可是,即使沒有意義,那她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是呢,百里飄絮不由的苦笑,她似乎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呢!
前世加今世活了快到四十年,她卻從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在別人安排好的軌道上行進,活的沒有自我。
難道這一世還要這么下去嗎?
不知道,但她會努力去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