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步踏入房內,步履生風,哪里像是黃土已經埋一半的老人家?
唐憶慈心里忐忑,面上卻愈發鎮定了,到這個時候了就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皇上請喝茶。”
感覺到皇帝銳利的目光打量過來,唐憶慈低垂眸子,面上一片恭敬。
皇帝很是滿意,接過她手里的茶,溫和的問:“在宮里住的可還習慣?”
唐憶慈輕言輕語,小心翼翼的回道:“回皇上的話,臣妾一切都好。”
皇帝瞧著她低眉順眼的乖巧模樣,不自覺的就把她和當年的唐天瑜比較了起來。
唐家大小姐唐天瑜,也是豆蔻年華入了宮,因著是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嫡長女,性子張揚霸道,行事很是雷厲風行。
他剛開始的確覺得新鮮,那樣明媚嬌俏的少女,全身都散發著年輕的活力,只是看著都覺得美好,他甚至拋卻唐府的影響,確實放在心尖上寵了一段時間。
只是,這個唐天瑜卻不知好歹!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握著的茶杯“砰”得一聲碎裂,嚇了唐憶慈一大跳。
“皇上!”
唐憶慈一時顧不得想那么多,只是反射性的上前查看他有沒有傷到。
皇帝看著如小鹿一般受到驚嚇的唐憶慈,想起自己前夜初次見到這個小丫頭,她也是這般驚嚇,渾身都在顫抖個不停,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果真唐家又送來的這個賢妃是真的這么柔弱不堪嗎?
唐憶慈再三查看,見皇帝并未受傷,心里的石頭這才放了下來。若是皇帝在她這兒受了傷,那可是多大的罪啊!
正在暗中慶幸,冷不防的卻被人捏住了下巴。唐憶慈吃痛的同時不得不對上對方陰冷如寒冰的眼神。
“皇上?”
唐憶慈知道此刻皇帝越是氣勢逼人,她越得顯得柔順聽話,否則就是在鍘刀上磨練自己的脖子,她還沒這么英勇。
“賢妃你可聽朕的話?”
唐憶慈無暇去想皇帝這滲人的話的意思,只能故作順從的點點頭:“臣妾一定會聽皇上的話。”
可能是唐憶慈柔順的小模樣打動了皇帝,他收回了鉗制唐憶慈下巴的手,面上終于松動了些,不再像剛才那么嚇人。
唐憶慈心中算是舒了口氣,謝天謝地,這老皇帝千萬別再發瘋了!
皇帝咳了一聲,算是緩和了下氣氛,又說起皇后壽宴的事情:“你雖然位份長于淑妃,卻不如她對皇家的貢獻,此次你和淑妃一同舉辦皇后的壽宴,切勿和她起了沖突,總歸辦好才是正理。”
唐憶慈無語,這老皇帝表寵愛也不用表到她面前吧?她絲毫不關心他的寵妃是誰好吧?隨時隨地的曬恩愛,小心死得快啊!
表面卻裝得誠惶誠恐,噗通一聲向皇帝跪下,言辭懇切道:“皇上這樣交代臣妾,真是折煞臣妾了。臣妾剛進宮,對于宮里許多事情都不大懂,有淑妃幫忙,臣妾自然感恩戴德,又怎會起小人之心?請皇上放心,臣妾定會好好從旁協助淑妃,皇后娘娘的壽宴定不會讓皇上失望!”
皇帝也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家都這樣表決心了,他也不能就讓人這樣跪下去,當即扶了唐憶慈起來:“皇后說你是個聽話的,果真不錯。”又看到唐憶慈鳳榻上的書:“你喜歡看地理方面的書?行,回頭朕讓王德恩把朕藏書閣里的《地志通史》給你送過來,看過后有什么心得也可以和朕說說。”
把皇帝藏書閣的書送給她看,這是多大的恩寵?
唐憶慈心里暗罵一聲“靠”,古人講伴君如伴虎,真是一點不錯,這皇帝翻臉比翻書還快,剛還捏著她的下巴警告她要安分守己,這會兒就開始彰顯他的寵愛,打個巴掌給個甜棗啊。
可是面上還要裝作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欣喜道:“謝皇上恩典。”
皇帝點點頭,“朕就不留夜了,你自己早些安置吧!”說完就擺駕離開了。
唐憶慈感到自己后背上一身冷汗,幸好皇帝是走了,他若不走,或者硬要胡來,那她還真是刀俎上的魚肉,只等著人宰割了。
小艾進來,走到唐憶慈面前小聲問道:“小姐,要不要沐浴?”
她聽馮嬤嬤說,在被皇上寵幸后,沐浴下會比較好,雖然她也不太懂為什么,但總歸馮嬤嬤的話不會有錯。
馮嬤嬤進來看到屋內的一切就知道什么事情都沒發生,她心里有些失望。只能當唐憶慈年紀還小,不太懂討皇帝歡心。心里著急得不得了,可是卻明白這種事情只能慢慢私下教授,急不得。
唐憶慈由著小艾和紅袖幫她寬衣,漫不經心問道:“秋雁呢?”
小艾一挑眉,撅著小嘴:“奴婢從傍晚開始就沒見到她,誰知道去哪里瘋了!”
紅袖也面色不善:“這個秋雁確實不像話,哪有放著主子不管,到處瘋跑的?”
唐憶慈閉目養神,想著這個秋雁要是安分守己才棘手,這樣急著四處亂跳,才會露出更多的馬腳,查出前身的死因。
享受著小艾和紅袖有力道的按摩,唐憶慈緊張的思緒終于慢慢放松下來。
想著皇帝和皇后先后暗示她的話,都是要她乖巧聽話,安分守己。又想到她那個大姐,前賢妃,入宮三年便香消玉殞,這里面有什么關聯嗎?
沐浴過后,唐憶慈單獨將馮嬤嬤留下。
她重活一世,除了小艾是個特例,她其實不太愿意主動去相信別人,因此對馮嬤嬤也處處留個心眼。
唐憶慈面色平靜,看不出一絲波瀾:“嬤嬤是侍奉大姐姐的老人,應該很清楚大姐姐的脾性吧?”
馮嬤嬤面有難色,顯然不愿意多說:“奴婢不敢居功,前賢妃娘娘開朗豁達,待奴婢更是親善。”
唐憶慈心里一動,面上卻裝作一副小姑娘好奇的樣子,小聲問道:“嬤嬤伺候大姐姐,可知大姐姐是得了什么病薨的?”
馮嬤嬤眼皮一跳,立刻作出一副嚴肅的模樣來:“今天的事情奴婢就當什么也沒發生,娘娘也不必想那些有的沒的。奴婢奉勸娘娘一句,在這后宮里,本本分分才是道理。”
看著馮嬤嬤躬身而退,唐憶慈心內冷笑:本本分分才是道理,性格張揚豁達的怕是及早薨了吧?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