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紅色那么好看……為何宮里卻從未見過有人穿紅衣呢?”那個年幼的孩童站在這延綿數十里的楓林之中,眼里的羨艷盡顯,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如此觸目驚心的顏色……
這孩子方才五歲……已經生得一張傾城之貌,眉眼之間像極了那個逝去的人……
華帝望著眼前楓林,映入這足以灼傷眼底的血紅,眼中是這個孩子觸不及的蒼涼與悲戚……
他望著遠方,淡淡開口,“因為……曾經有這么一個人,可以將那一襲紅衣穿令天下眾生皆驚艷……旁人再穿,也不過是東施效顰罷了,穿不出她萬分之一的神韻的……”
“我知道,那個人是我的母后是不是?”孩子仰著頭,勾勾嘴角,得意的笑著,奶聲奶氣的問……
“洛兒真聰明……”華帝寵溺的摸摸他的頭,只是眼光是好像在看著夜洛,又好像眼神生生穿過他,落到了別處……
華帝沒有什么不良愛好,美人,金錢,權欲,他都沒興趣,敵人絲毫找不到他的弱點,他一生小心謹慎,甚至連同一個菜都不會吃兩次……更別說同一件事做兩遍了。
只是,這么多年來,他唯一堅持的便是,每年都會差人將滄州的那片楓林擴大……十里……百里……甚至……千里……年年如此……
無人知道其中緣故……
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他死的那一年冬……
很多愛只能止于唇齒,掩于歲月……
總要等到繁華盡落,方顯其情深……
“父皇,于叔叔找你有事相商……”一襲紅衣的少年推門而入,自從他十五年前親眼目睹了那震撼人心的數十里楓林,夜洛從此便迷上了這種顏色。
如今,夜洛二十歲,距那人逝去,整整二十年了……
“嗯……”華帝盯著桌上的畫卷……頭都不抬。
“這……”夜洛盯著畫中人,只見畫中人也同樣是一襲紅衣,她右手執著汝窯盞,斜躺在月下桃林之中,眼角是濃濃的掩飾不盡的張揚與桀驁……
“父皇,這……就是母后?”夜洛站到那平鋪的半米畫卷前,驚呆了……
“神乎?仙乎?佳人乎?……”說得不就是畫中之人嗎?
“嗯……”華帝輕輕點點頭,柔柔的發出聲音,縹緲得如同天際的幻覺……
“母后……真好看……”夜洛由衷的贊揚著……
的確,夜曦一襲紅衣的樣子,天下人,任誰見了一眼,這輩子怕是都忘不了了……
世人都說夜洛像極了當年意氣風發的華帝,可現如今,夜洛看到此畫,方知,原來自己最像的是他自己的母親,那個飽受世人議論,褒貶不一的盛世妖妃……
“洛兒,你找我有何事?”華帝小心翼翼的收起畫卷,斜著眸……
“過幾日便是外祖父的高壽了,孩兒想去云山看他們一看……”
華帝低著眉,“應該的……只是,父皇國事繁重,脫不開身,你便代為父向你外祖問安吧!”
他能做的,便是代她行完她未來得及行完的義務。
年年歲歲,日復一日……
他們的愛,不必對世人言說……
東璃嘉定五十七年冬月十三,五十一歲的華帝一襲青衣,帶著二十七歲,意氣風發的太子洛登上了高聳的九龍塔頂端……
此時的華帝夜闌頭發已經開始發白,續起了以前總是刮得干干凈凈的胡須……他青色的衣袂在風中漂浮著……散起的長發被迎面而來的風吹得凌亂,身前身后,是茫茫雪夜夜色……
“好一幅萬里河川,江山如畫……果真不負這萬里磅礴之勢……”夜洛如是說。
如今也是一個青衣,一個紅裝,連言辭都還與當年無二……
只不過,年少不復,故人已辭……
想想,最悲也不過如此——物還似,人已非……
“洛兒……這是父皇和你母后送你的登基禮物……”夜闌將一只乳白色玉鐲放入那個紅衣男子手中……
夜洛低著頭望著手中鐲子,不再言語。
“此鐲名曰‘契辛’,原是你母親之物,如今……給了你吧!只是,此鐲一旦送出,就等于認定了她是你今生摯愛……務必要慎重……”
“父皇……”夜洛突然覺得有點心酸,雖然眼前這個人從未刻意在自己面前提過那個人,甚至在人前也裝作一副遺忘的樣子,但他知道,自己的父親從未忘記過那個人——他的母后……
他記了她整整二十七年……
想想,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感情,二十七年不長不短,卻足夠讓一個人將另一個人盡數遺忘,卻可以讓多少相愛之人在生活的平庸中漸漸死去……
可是,他卻為了她守住了那顆初心……
曾經夜洛也問過他,為何不找一個女子,陪他終老……
他只是意味不明的笑笑,蒼涼而絕望,“因為她們都不叫夜曦……”
夜洛握著手中鐲子,望向腳下臣服的土地,以及眼前那延綿不盡的梅林……
華帝用了二十七年時間,將滄州的那片楓林盡可能的延伸,如今,已經和九龍塔下的這片梅林相連接,本就是兩種不同格調的事務,原本不該有共通之處的,可此時,卻莫名的契合……
妖嬈,烈艷……
次日,華帝退位,傳位與太子洛,史稱‘文帝’,文帝登基大典的鐘聲敲起,響徹四海。
宇內升平,繁華鼎盛,曦回盛世一片祥和之象……
夜闌靜臥在幽幽梅林深處,慢慢閉上了眼睛,雪,紛紛下,葬了身后的九龍塔以及那氣吞山河的錦繡江山……
風中,恍惚有這么一句說辭:“曦兒,我來陪你看三月桃花了……這次,我提前回來了,定不會再錯過……”
東璃嘉定五十七年,華帝駕崩,這個建立了曦回盛世的傳奇帝王結束了他同樣充滿神秘色彩的一生……
那一日,新帝感到九龍塔底下時,那個人已經睡在了漫天飛舞的白雪之中,連同著落下的血色梅花瓣,葬入了生死輪回……
只是,他身邊放著一本翻得皺破的扉策《治世綱要》和一封摸得字跡都模糊的信箋……信箋上是一行娟狂的行草……
“等卿同看三月桃花……”
字跡與那本《治世綱要》的一模一樣……
佛說:五蘊流毒是妄,將因果都念作業障……
只是,他們皆贏盡了天下,最終,卻輸了最想要的那個四人一家……
隨著華帝的駕崩,這段恩恩怨怨的傳奇佳話逐漸被世人遺忘……
留下的,僅是那史冊上的一段短短的文字:靜莊后,奸邪難辨,世人多稱妖妃,其逝后,留下一個盛世……
現如今,這段風月傳說,早已成了一段舊事,湮滅在歷史洪荒之中……
只是,華帝駕崩后的第二年,整個天下的桃花在三月微風中傲然綻放,開得烈艷異常,醉了太平盛世,亂了錦繡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