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從未想過她真的會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從頭來過,從新開始。
錦瑟看著她那小小的胳膊止不住的搖擺,肥嘟嘟的手掌,胖胖的手臂,以及那粉嫩粉嫩的肌膚,回想起她最初聽到的聲音。
時間再回到幾個小時前。
“是個女孩。”一旁的護士對著身邊站著的男人說道。
“唉,怎么是個女孩。”男人一臉嫌棄。
護士見男人不再問話,看著他懷里的孩子,開門走了出去。
“要不扔了吧,再要個男孩。”男人抱著孩子對著病床上的女人說道,沒有理會護士的離開。
“女孩又怎么樣,養著就是了,你干嘛非要個男孩!”女人抱怨道。
這時,病房中的門忽然被打開,是一個有六七十歲的婆婆。
“生了么!男孩還是女孩!”老人問。
“媽,是個女孩!”男人癟癟嘴,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唉,怎么不是個男孩的!”老人也有些失望。
“媽,女孩怎么了,怎么說也是我九個多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女子不滿。
“唉,也不是說生個女孩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這計劃生育查得緊,你們倆只能要一個孩子,要不然超生,你們的工作要丟掉。可一個女孩家家上哪能夠傳宗接代,長大了還不是要嫁給人,到老了誰來養活你們兩個。”老人苦口婆心道。
“可是…。”女人聽了想要反駁,可也找不出什么理由來說服自己這不是事實,在他們這一輩的觀念里男孩就是寶,是養老的保證,想了想最終還是不再多言。
“媽,要不就把這孩子丟了吧,再生一個。”男人提議道。
“這…”老人猶豫,從男人手中接過孩子,看著錦瑟那粉嘟嘟的小臉,有些不忍。
“媽,沒準我們把她丟了,要是有好心人把她收養了,沒準以后她過的比跟在我們身邊還要好。”男人見老人有些動搖,繼續游說道。
“那,那好吧,就,就扔了吧。”老人聽了男人的話,最終還是慢慢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其實她也清楚,這個年代上哪有這么多的好心人,現在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早就不知道為了一個男孩,而丟棄多少個女孩了,尤其是在這些小城鎮,這樣的事數不勝數。
又有幾個能被家庭好的收養,大都也都是被一些貧苦農村人家,沒有工作的人家收養,能過得什么所謂的好日子呢!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被丟棄在路邊無人收養,就那樣活活餓死、凍死在路邊。所謂過的好,還不是自欺欺人,給自己良心上的安慰。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現實就是如此現實,你只能如此。
“媽!你怎么可以這樣!”女人在病床上大叫。
“蘭佩,媽我這也不是沒有辦法么,不然我也不會想著扔了她。怎么說他也是你的骨肉。可…”老人也有些愧疚。
“媽!你在老家不是有很多親戚么,他們都是農民,不怕沒了工作,讓她們收養了也好過把她丟了啊!”女人突然想到,望著老人,一臉期盼。
“噢!對哦,我怎么就沒想到呢!”老人恍然大悟,接著沉思,誰家適合接受這個女娃子。
“你二叔家不可以,他是個瘸子,就他一個人,你三姑家也不可以,她家已經有三個女娃了,養不了這么多,還有你大舅家,唉,也不行…還有你。不行…”老人念叨了十幾家,可竟沒有找到一家適合的。
老人越說,說的越多,床上的女人越覺得絕望,悲戚不已。到底誰可以收養了這個孩子!
“媽,我記得我那個表姐家不是沒有孩子么,給他們家養著就是啊!”男人突然說道。
“你表姐?!讓我想想,嗯,她家是可以,是可以給她!”老人想了想贊同道,“不行,他們一家子有乙肝,把這孩子送去她家不就是送死的么!”老人突然想到,不再贊同。
幾個人一聽,又開始絕望,不再出聲。
良久。
老人像是思考了許久,終于沉下心,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決定,開口道:“要不,這孩子就讓我帶回老家,我來養著!”
“媽!你開什么玩笑,你都這么大了,怎么還養的了孩子!你要是有什么不測,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又該怎么辦啊!”男人驚駭,對著老人說道。
“唉!可那又有什么辦法,我若不養,誰來養!”老人有些悲壯的說道。
以上就是錦瑟的回憶內容,然后后面的內容即便不說,錦瑟也該知道接下來的內容了。
剛出生沒多久的她,被嫌棄是個女孩,本打算被扔在路邊,或者送與他人收養的她,被她的奶奶抱回了老家。錦瑟便一直生活在老家那處小小的村莊里,在她所有記憶里也都是跟在同齡孩子玩在了一起,爺爺奶奶對她也是很寵愛,可能是因為心中對她的那份歉疚,過于溺愛的爺爺奶奶也使得她有些任性嬌縱。
她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她兩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就為她添了個弟弟,其實生命就是那般巧合,第二胎偏就是男孩,也就讓她父母的心愿如愿以償。
若還是女孩,也許是不認命再要將其丟掉,這樣的她還不如錦瑟幸運,能養在爺爺奶奶身側。她父母也許就此認命,養著那個女孩,而錦瑟她這個大閨女也只會是被拋棄的那個,那個所謂的妹妹就要比錦瑟幸運多了,至少她可以光明正大的喊他們爸爸媽媽,承歡他們膝下,而錦瑟卻永遠也都是那個見不得光的孩子,被拋棄的孩子。
可是世上沒有如果,第二胎就是男孩,是她名義上的弟弟,這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這也就注定了錦瑟是那個被放棄了的孩子,不再可能回歸的孩子。
錦瑟在老家的那所小學里上了學,一直到她三年級。也就是在她三年級結束,她的人生開始改變,那時她十二歲,如果命運不曾在那時發生轉折,也許她真的會如同村子里很多如她超生或收養的其他的孩子一樣,同是黑戶,永遠不敢在人前承認。
上學最多上到高中,而后輟學外出打工,最后后嫁人生子,終其一生也都只是農村婦女。她性格本就在爺爺奶奶的寵愛下變得嬌縱,很多時候爺爺奶奶也都是順著她的意思來,真要她指望好好學習脫離了農村,幾乎不可能,她的心思也本就不在學習上。
在農村里,幾乎每個被收養的孩子,或者是超生的孩子,再或者是其他一些原因而致使他們不能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前的孩子也都是知道自己的身世的,有些被收養的孩子甚至知道他的親身父母是誰,在哪里叫什么,等等。
因為這個村莊真的很小,又不是多繁榮,人們在空閑時間也都是將話題扯到了孩子身上,同樣的話題談久了也就不再是秘密,久而久之,這些孩子也在耳濡目染中知曉了自己的身世,卻也沒想著回去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自己被拋棄,被收養的事實,因為畢竟他們與養父母有了這么多年的感情,即便是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會感到別扭,可時間久了,也就不在乎了。
至少錦瑟就是這般知道她的身世的,她從小就知道她是有爸媽的,只是她的爸媽為了一個兒子要將她丟掉,是她的奶奶將她抱養了回來,將她養育到現在。村里有人問她,問她恨不恨父母的拋棄,她回道,不恨,沒感覺。有人認為她是故作堅強,也有人認為她確實不恨,不怨。
可只有錦瑟自己知道,可能是年齡太小,還沒有體會到同是父母所生的孩子,受到的待遇卻迥然不同的感受。當時的她還不明白怨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緒,她只知道她對父母很陌生,因為她的記憶里根本沒有他們的存在,她和爺爺奶奶在一起過的也很快樂,她也從沒有感受到父母親情的感受。
錦瑟其實也不否認,她在心底還是渴望著父母的吧,可是每當她看到父母那張冷漠、陌生的臉時,卻又沒了勇氣。
三年級的那個暑假,一年難得見到幾次的父母突然回來,說是要將她轉入縣城中,他們只是告知了爺爺奶奶,隨后去鄉里辦理了轉學所需的手續,讓她這個黑戶有了戶口,可即便是有了戶口卻也是假的,身份是虛假的,名義上她是姑姑的女兒,而她真正的父母她卻要喚他們舅舅、舅媽。
是啊,人生就是這么諷刺,她永遠都是見不得光的那個。當她初時知道她要轉學到縣城時,她心中還是有幾分雀躍的,因為她可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在她本該生活的地方,滿足她心中那一點點的虛榮。
可當分別真的來臨,離開成為必然之時,她卻又開始惶恐了,林子的那日,她哭個不停,不住的回頭看向身后的奶奶,濃濃的不舍在心頭蔓延,奶奶的眼中也泛著淚花,彼此不舍,可路還是要走,一步也不可能會停。
說到底她那時還只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如今卻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離開那個養了自己十幾年的人,離開愛她的人,寵愛她的人,去面對陌生的、冷漠的環境,開始學會一個人掙扎,一個人生活。她還只是個孩子,本就該痛痛快快的流淚,哭泣,宣泄著自己的不舍,沒有人有權利責備一個孩子的戀家之情,沒有人。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