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駛入京城,青石板的街道上發出車輪碾壓過的吱吱扭扭地聲音。
午后的街道并不繁忙,陽光用最后的力量,凜冽地照著大地,空氣里沒有一絲風。
小商小販在路邊支了傘棚,躲在傘棚下面乘涼。或者歪在樹上打瞌睡。車隊的經過驚動了樹上躲懶的鳥兒,卻并未激起什么波瀾。想必京城不管是居民還是小販都見慣了大張旗鼓地排場,成群結隊的馬車,臨川侯府的陣勢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
車隊了個拐彎,向城東駛去。京城的布局類似于古代的長安,東為坊,西為市,大官貴人多住在城東,市井小民多住在城西,儼然劃分著等級。
云露打開馬車上的簾子,好奇地向外張望,春晴也一臉的興奮。這是她們第一次離開臨川府,第一次進京城,寬闊的街道,整齊華麗的樓房,應接不暇的各類酒樓、商鋪,密密麻麻的街邊小攤……兩個人只覺得恨不能再多生出兩只眼睛來!
云初卻不以為然地想著心事。什么樣的大城市沒有見過,不管是北京西單、王府井,還是香港的中英街,古代再怎么繁榮在這些國際大都市面前都是小巫見大巫。
在城中走了大越兩盞茶的時間,終于停了下來。外面馬四爺的聲音響起:“六妹妹,到了。”
云初還沒下車就聽見熱熱鬧鬧的請安問好聲,下車一看,十幾個穿著打扮整齊地婦人、小子、丫鬟、婆子圍著繼母六姑奶奶請安。有叫六姑奶奶的,有叫六姑姑的,有叫六姨母的……云初她們幾個下了馬車,馬四爺向門口的人一一介紹。少不了又是一通行禮回禮,足足用了一炷香的時間才認完了門口迎接的人。
一群人簇擁著馬六姑奶奶從側門進了侍郎府。
云初記得剛才介紹的人中有馬家大爺的次子和夫人席氏,三爺家的長子和夫人劉氏,四爺的媳婦尤氏和兩個孩子,夫人房里的一個貼身嬤嬤還有大房、三房、四房的丫鬟婆子,看著熱熱鬧鬧的一大堆人,正經的主子卻沒幾個,嫡支只派了孩子們的來迎接,同輩的卻只有庶出的馬四爺這一房出來迎接。
馬氏如今兒女雙全,侯爺前妻留下來的唯一的嫡長子腿腳殘疾,失去了繼承爵位的可能,而他所生的兒子上官明軒就成了臨川侯府唯一的繼承人。她帶著親生的一兒一女還有名下的兩個女兒一起千里迢迢地回娘家,這次也是存了顯擺的心思,只可惜馬家的嫡支并未將她這個“侯爺夫人”放在眼里,就算她是正經的侯爺夫人,在侍郎府里,依舊改變不了她庶出的身份,依舊無法得到嫡支的正眼看待。
云初想著這些,低頭跟在人群后面,劍蘭不知何時出現在了自己旁邊:“小姐,總算趕上了。”劍蘭摸了把汗,將馬韁繩交給了小廝。整了整衣服,跟著云初一起進了侯府。
唐管家看到劍蘭愣了一眼,也沒有多問什么,不過是三小姐的丫鬟騎馬追上了車隊,趕在門口一起進侍郎府,總好過她自己一個人敲侍郎府的大門要禮貌得多。
人群亂哄哄地沒幾個人注意到劍蘭,劍蘭就自己背著包袱跟在云初身后進了侍郎府。
一行人先去拜會了馬侍郎和夫人。
早有丫鬟在地上放好了蒲團,馬氏一見到主位上的夫人和老爺就跪下行了大禮,云初她們也在她身后拜見了“外祖父”和“外祖母”。
“靜芝見過父親、母親,女兒不孝……”馬氏閨名靜芝,抬起頭的時候,眼眶已經紅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在場的眾人已經有人抹了眼淚。
“好孩子,都快起來吧,回來就好,今年總算可以團圓了!”老夫人說著眼淚也落了下來,說著掏出了帕子,輕拭著眼角。
“母親已經念叨了好幾日了,今天總算回來了,這幾位是六姑奶奶家的小姐少爺吧,嘖嘖,一個比一個標志呢!”說話的一位穿著大紅色繡花長襦裙的少婦,眉宇之間一股爽辣之氣,不由地讓人想起《紅樓夢》里的鳳辣子。
眾人一陣輕笑,云初她們幾個這才跟著母親站了起來。
老夫人身邊一位姓張媽媽走過來,介紹著屋里紅紅綠綠穿著綾羅綢緞打扮得姿態各異的男男女女,馬靜芝引著幾個孩子一一見禮,對方也忙著一一還禮,一屋子人起起坐坐,忙活了大半個時辰才算完。
“你二姐、五姐忙著操辦團圓宴,脫不開身,派人遞了消息,明日一早就回來。”老夫人念叨了一句,兩個女兒嫁的都是家中的嫡長子,如今都主持著中饋,自然忙得很。
大奶奶尚氏坐在老夫人身邊說:“兩個妹子都是極有福氣的人,也難怪母親每日念叨。”
眾人又一陣輕笑,左一句右一句地圍著老夫人說著漂亮話。馬靜芝被曬在一邊,跟著眾人一起輕笑。
看老夫人有了倦意,大奶奶才又開了話頭:“六妹妹一路車馬勞頓,先讓他們下去歇歇,娘也坐了大半天了,休息一下,養足了精神,晚上可要熱鬧熱鬧。”
老夫人笑著點頭:“我聽大媳婦安排,可要給你六姑奶奶安排妥當。”
大奶奶點頭應是:“娘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