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趙王府,已是亥時了。瑤兒如期見到了自己的新披風和新圍巾。除此之外,還有她上次畫的大雁寺一角。
“真的能摸了耶。”
“那是當然。”
瑤兒轉念一想,她對寺廟也沒什么感情,道:“我懶得帶回去了,就放你這兒吧。”
“隨你。”
話說阿史那·摩耶和他的團隊距離盛興城已經不遠了。
一日,在碧華宮內,焱清問道:“你的男裝準備好了嗎?估計明天上午,突厥使團就要抵達盛興城。我們一早就得在城郭外迎接了。”
“已經有了。”說罷,李瑤便去衣櫥翻找。現在李瑤已經剛好有四尺七寸高度,曾經四尺時的衣物已不能再穿。
“帶上你的男裝,今晚跟著我回趙王府去。明早直接從趙王府出發接他們。”
“皇后娘娘那邊呢?”
“那邊我自會派人告知。”
“哦,好。”
看見李瑤想一只溫順的小貓,焱清的眉眼也綻開了。
翌日早,兩人已經穿戴一新,在城郭外五百米處,靜候突厥使臣的到來。
焱清沉著一身墨藍色的深衣,是那五名繡娘的合力作品。衣襟袖口處的花邊甚是華麗,是漂亮的白玉蘭花蘇繡,大白的白色漸進到鵝黃色,還有褐色的樹枝。放棄傳統的圖騰改用偏寫實的蘇繡,完全不像那個年代應有的,這細節處古怪的想法正是李瑤的主意。回不了家鄉,借此花以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苦。焱清的腰帶是同繡花上的樹枝一樣的褐色,沒有太多的裝飾。不過腰間的羊脂白玉玉佩用的鵝黃色的繩穗,還串了幾粒橄欖石,很是晃眼。
與風騷華麗的焱清不同,李瑤一身青色直裾,邊緣的鑲邊也不過是深一些的青色錦布,繡了些簡單的獸紋。她今天是焱清身邊的侍童,不易過分華麗。
等了許久,才看見遠處的人影馬匹。
“等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給我用心聽,能說就插上兩句。”焱清關照李瑤。
“明白了。”
使團越來越近了,直到他們眼前百余米處,對方的馬隊停了下來。使臣們翻身下馬,為首的是一個中年摸樣的男子,結實微壯,所有的毛發都很濃密,頭發、眉毛、睫毛、胡子。這么美麗的睫毛,除了濃密,還又長又卷翹,長在一個男人的身上,李瑤羨慕不已。但是那濃密的絡腮胡,完全把迷人睫毛所營造的魅力給破壞了。精致的五官,可惜膚色比漢人還要黑些。常年的馬背生活,兩腮微紅,兩腿有點羅圈。
“在下蕭國趙王上官焱清,再此恭迎諸位突厥使臣。”第一次聽著焱清流利的突厥語,李瑤腦中不停翻騰著同羅先生的教導。差點完全忽視了應有的禮貌,看見焱清行突厥禮才趕忙跟著一起行禮。
“客氣,在下是突厥特勒阿史那·摩耶,我身后的是我此次帶來的突厥大好兒郎。我們此次前來,是替我們可汗來恭賀貴國皇長孫出世的。”說完轉身指了指后面馬車上拉的一車禮物,不過看不出是什么。
李瑤一直豎著耳朵聆聽著,做什么事都慢了半拍似的。不知不覺,大家都已經準備回城了。焱清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抬頭看了看身邊的焱清,點了點頭示意自己聽明白了。只不過,學了不久,聽著還是有點吃力。
使團被安排在了驛館。去的路上焱清讓瑤兒等下盡可能多說幾句。
“特勒、趙王,這邊請。”李瑤揮著手,給大家指著路。
“這驛館真漂亮。”阿史那·摩耶顯得很高興。
“在我國境內的這些日子,我們將免費招待貴國使臣在驛館的住宿及伙食,請放心享用。”趙王道。
“哦,那太好了。”摩耶很高興。
“六日后的正月二十日酉時整,是我國皇長孫的百日宴,屆時陛下將在皇宮親自宴請群臣及各國使臣。本王那日也會在皇宮恭候各位。”
“好的。我們都很期待能為貴國皇長孫慶賀百日誕辰。”
“愿你們能在此間休息得舒服。本王告辭了。”焱清說完看了一眼瑤兒。
“請好好休息。”瑤兒說完跟著焱清一起走了。
回來的路上,瑤兒很好奇,問焱清:“你是什么時候學的突厥語?”
“我祖上有回鶻的血統,回鶻是突厥的一個分支。不過,我的回鶻語和突厥語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的。”扶瑤兒上了馬車后,焱清回答道。
“所以,從小學的回鶻語嗎?”瑤兒突然覺得自己再怎么學也學不過人家有幾門母語的呀。
“也不是。從小學的漢語和鮮卑語,祖上漢族和鮮卑族血統更多一些。記事了之后,母后再讓我們慢慢學的回鶻語。”
瑤兒有些混亂了,道:“等一下,讓我清醒一下。漢族、鮮卑族、回鶻族都有,是這樣的,對嗎?”
焱清笑了笑,道:“沒錯。我父皇這邊基本還是漢族為主,但也不是純漢族;母后這邊就要復雜一些,以鮮卑和回鶻為主。”說罷,又揉了揉瑤兒的額發。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