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的人都知道,三嬸嬸做的一手好針線,這件褙子四妹妹穿著果然就好看的緊。”說話的是清姐兒,她也素來知道自己這個庶妹的心思重,怕她心里不痛快又鬧起來,因此便笑著打了圓場。
蘇幼貞聽了清姐兒的話,淺淺的笑著說道:“別的倒是也罷了,這總是母親花了心思做的,穿著這衣裳,我便能感覺到母親的心意。”
蘇幼貞這時候終于放心了下來,原來自己也算是得了這原主的天賦,做起女紅倒是有模有樣。重要的是,連女紅都能做,證明著原主會的東西大概都會做,這就不用擔心了!
因此她才有了心思笑。
“誰說不是呢,我母親到了過年的時候,也總會給我親手做一套衣裳,感覺穿著就是和針線房里做出來的不一樣。”蘋姐兒也搭腔說道。
這些話雖然是姊妹們無意間的話,可是聽在寧姐兒的耳中,卻不怎么舒坦。
李姨娘是妾室,算不得寧姐兒的正經母親,可是寧姐兒覺得要是李姨娘做了,大概她也會珍惜。
可是偏偏李姨娘因為寧姐兒是個女兒,讓她和生了兒子的吳姨娘相比硬生生的低了一頭。
就因為這個,李姨娘從來對寧姐兒都不擱在心里,從小到大便是連一方帕子都沒有給繡過,更不要說衣服了。
幾個人正說這話,就見廖師傅走了進來,話題自然打住。
姊妹們收斂了心神開始一心一意的跟著廖師傅學女紅。
廖師傅看著寧姐兒做的帕子,不由的只是眉頭緊鎖。雖然大小姐和三小姐對女紅的天賦比不得四小姐,可是到底也是聰慧之人,一點即通。偏偏只有這位三小姐,不僅沒有天賦,手腳更加笨拙。又是個聽不進去勸的,以至于自己現在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教導。
可到底自己不過是受人雇傭來教導小姐們的,何必要自己找不舒坦。因此,廖師傅也不多說什么。
不過相對于對蘇幼寧的放縱,她對蘇幼貞卻有意無意的多指點一番。
到了晚上,貞姐兒隨著母親蘇三太太到蘇老太太的院子里請安。
蘇老太太住在慈暉堂,從蘇三太太住的平熙堂出了后房門,就見一條走廊,兩個人朝著西面走不多遠,便是一個小角門,角門外面是一條夾道,左手邊上是倒座三間抱廈廳,右手邊上立著一個油粉大影壁,繼續朝前走,是一條穿堂,再后面,便到了蘇老太太的后院。
母女兩個進入后房門,里面已經有不少人了,蘇幼貞略回憶一下,便都想起來這些人的身份了,因此上前落落大方的一一見過。
又有比蘇幼貞小的弟弟妹妹給蘇幼貞見禮,一時之間,熱熱鬧鬧的。
蘇老太太如今老了,越發喜歡孫子孫女兒圍著自己的熱鬧景象,因此只是坐在臨窗的大炕上笑瞇瞇的看著,一副慈愛祥和的模樣兒。
“貞姐兒倒是比以前更加懂規矩了,到底是三太太教的好。”說話的婦人年紀不過三十三四歲的樣子,皮膚白凈大概是因為身材略微有些豐腴的緣故,笑起來倒讓人覺得頗有幾分慈眉善目。
“二太太謬贊了,我倒是覺得清姐兒年紀大了,才越發讓人心疼了。”見二太太稱贊自己的女兒,三太太少不得要還禮過去。
“我這些孫女兒我瞧著就沒有不好的。”蘇老太太聽了兩個媳婦的對話,笑著回道。
因為府中孫子比孫女兒多的緣故,蘇老太太心下更喜歡女孩兒多些,尤其是對蘇幼貞,因為是老太太嫡出的緣故,比起其他幾個孫女兒就更喜歡了些。
這也是為什么二太太從蘇幼貞進門就夸獎蘇幼貞的關系,不外就是為了討好老太太和三太太。
蘇府大老爺過世的早并沒有留下孩子,因此妯娌中以二太太年長,可是因為二老爺是庶出的緣故,所以現在蘇家當家的是三太太。
二房中孩子多,二老爺偏偏也是個不怎么爭氣的,讀了多年的書,到了三十多歲還只是一個舉人,至今都沒有能入仕為官。二太太就少不得要奉承三太太,才好使一大家子人能好過些。
“這都是老太太有福氣,才能有這樣的子孫滿堂的福氣。”蘇老太太身邊立著的顧媽媽笑著應和道。
顧媽媽原是蘇老太太的陪嫁丫頭,當初嫁給了蘇家的小廝,就一直留在了蘇府。
如今她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兒子媳婦都在府中當差,自己已經榮養,可是卻每日都會來陪著蘇老太太說會兒話。
蘇老太太也喜歡讓她陪著自己,因此蘇府中的人對顧媽媽都會高看兩眼。
“顧媽媽說的是,還是我們家老太太有福氣,看看這幾位姐兒,一個個水蔥似得,滿京城也找不到幾個。我呀,如今就只盼著我這靜姐兒將來能隨了她姐姐們。”說話的是六太太趙氏,她懷中抱著的是蘇府六小姐蘇幼靜。
“六太太說的可不是,咱們家的姐兒,比起別人家里的到底是齊整些,這滿京城的誰不知道。”顧媽媽笑著應了一句。
“咱們家的女孩子比別人家的齊整些,還不是因為咱們家從小就好生教養著。不像是有些人家中,只是養著,卻不教,到底就差了些風度氣韻。”
聽著夸獎自己的孫女兒,蘇老太太也算是與有榮焉,臉上的笑容比起之前更加盛了幾分。
“你們姊妹幾個能有這樣的機會好好學就別錯了機會,雖然不要求你們都精通,可是學了總比不學要好些。”
蘇家教養女兒雖然不像是兒子一般,可是卻也不耽誤女兒讀書識字,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蘇家的女兒雖然不能說是手到擒來,可也是都有涉獵。還有針線女紅這些也不能耽誤,因此蘇家的女孩子可一點都不比男子輕松。
姊妹幾個忙就都站起來應了老太太的話。
“祖母怎么總是說著幾位姐姐的事兒,都不理我們。”軟軟的聲音清晰的傳到了眾人的耳中,說話的正是六太太的兒子蘇幼赟。
蘇幼赟今年只有四歲,這會兒被乳母抱在懷中。
“瞧瞧,我的赟哥兒有意見了,還不快快把他抱過來讓我抱會子。”蘇老太太笑盈盈的說道。
蘇幼赟的乳母李媽媽應聲把蘇幼赟抱到了蘇老太太的炕上。
蘇幼赟鉆到了蘇老太太的懷中,惹的眾人少不得又是一番開懷大笑。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