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蘇幼貞,別的人都沒覺得有什么,不過是做老爺收了一個通房丫頭罷了,也不算什么大事。
因為對母親有了不同以往的認識,蘇幼貞對母親的關注就更多了些。
她能看出來,母親在祖母跟前是很有體面的,算是幾個媳婦里面頭一份。聽說母親從進門以后,就開始當家,如今十幾年的時間,府中從來沒有人敢看輕了母親,想必這與祖母的支持是不無關系的。
到了端午前一天,派去保定的人回來了,來的時帶了許多保定那邊的土儀,說是三少爺孝敬老太太和各位老爺太太的。
雖然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可是蘇老太太看著卻臉上堆起了花兒一般,連連夸獎欽哥兒有孝心。
小廝又把一個紅漆匣子單獨送到了蘇幼貞那里,蘇幼貞不在,聽竹接了。
等晚上蘇幼貞回去打開看,原來是一朵銀掐絲米珠頭花。雖然制作材料并不是很名貴,但卻透著些清雅,蘇幼貞看了很是喜歡,打算在端午節的時候配著母親給自己做的水綠色花草紋樣褙子戴。
端午節的時候,蘇府因為四老爺的關系,比往年熱鬧了些,除了和往年一樣,請了京里的蘇氏族人,又多開了六桌酒席,請了家中交好的幾家,還有些親戚過來一同聽了長慶班的戲。
幾房媳婦娘家有在京城的也都來賀喜,府中熱鬧的不得了。蘇幼貞也認識了好幾家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子。
這個年代的女子輕易不會去外面,一般只能是隨著母親和嫂嫂去吃酒、赴宴的時候才能有認識其他同齡人的機會。
因來的人都是京城有名望的人家,且一直都是關注著朝堂局勢的,因此都已經知道,蘇家四老爺放了外任。如此來的時候少不得要奉上賀禮賀銀,三太太讓人造冊登記等等倒是忙碌了一天。
只是看著幾位妯娌都有娘家人來,只有自己家沒人來,不免有些怏怏的。
三太太家中兄妹四個,兩個哥哥都在外面,只有一個妹妹和她一樣在京城,可是偏偏又是在王府做側妃,要出來一趟都不能,因此也就只能派人送禮來,三太太也有幾年時間沒有見過自己的親人了。
過了端午節,任命正式下來,四老爺一家人就開始收拾箱籠打點行裝。
只因為五月十八是蘇老太太的生辰,所以四老爺一家子啟程的日子就定在了五月二十這一日。
期間,蘇老太太做主,把蘇家四老爺該得的家產都給了四老爺,蘇家從來是講究嫡長子繼承,其他兒子們能分的不過是一千畝地的田莊,一間鋪子,還有兩處院子罷了,倒是也不麻煩。
如此四老爺也就算是正式的分家單過了。
到了五月十六,四老爺一家子的東西差不多都整理好了,一部分要帶走的東西都收了起來,其他不常用的讓人送去帽兒胡同那處新分的四進院子里。
蘇老太太的今年五十四歲,并不是整壽,因此也就只是邀請了幾家在京城的親戚過來吃杯水酒聽一天堂會而已。
請的人雖然少,可是自己家的幾個兒女卻一定是要有所表示。不光是幾個兒子給母親送了壽禮,連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五太太和六太太這些做媳婦的都拿了精挑細選壽禮。
幾個孫女兒也拿了自己做的針線給祖母賀壽。貞姐兒繡了一幅百壽圖給老太太,老太太格外喜歡,反而額外賞了貞姐兒許多好東西。蘇家幾位少爺雖然沒有回來,卻也打發了人送了壽禮給祖母,算是自己的一片孝心。
而蘇家的幾個姑太太也沒有忘記了母親的壽辰。
蘇家大姑太太和二姑太太一個遠嫁在了湖北和一個嫁去了浙江,山長水遠的,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不曾回來過了,只是早早就打發人送了壽禮,連著端午節的節禮一起送過來。
三姑太太夫家在直隸,距離京城并不遠,到了五月十七日,依約帶著兩個女兒嫻姐兒和媛姐兒前來給蘇老太太祝壽。
四姑奶奶去年隨著丈夫在任上也只是讓人在端午節前就連同端午節的節禮一同送了來,人也沒有到。
蘇家這四位姑奶奶,都是庶出,并不是蘇老太太親生,因此,和蘇老太太的感情也就說不上深厚。如今人來了也好,沒來也好,對蘇老太太來說,影響并不是很大。
一家子人依舊是歡歡喜喜的過壽。
過了五月十八蘇老太太的壽辰,五月十九又在蘇老太太屋里開了幾桌酒席,一大家子人一同吃飯,算是給四老爺蘇子槐一家人踐行。
緊跟著便是五月二十日,四老爺啟程的日子。這日一大早,四老爺和四太太帶了蘇幼康、蘇幼赟、蘇幼蘋三個辭別了蘇老太太。
四老爺的長子蘇幼陽因為過年就要九歲去保定讀書了,因此蘇老太太做主讓留在了府中,這一次并不隨著父母去安陽縣。
蘇老太太給兒子媳婦說了些囑托的話,又讓蘇家其他的老爺太太,小姐少爺去送送。
蘇家二太太、三太太、五太太、六太太、三姑奶奶帶著府中的幾位小姐還有媛姐兒和嫻姐兒送了他們到府門口。閔氏放心不下長子,再三的托付幾位太太多加照料。
三太太等人都應了,閔氏這才依依不舍的登車而去。
蘇家幾位老爺帶著少爺們送到了城門口這才回去。
送走了蘇家四老爺,三姑太太說自己出來也有幾日時間了,該要回去了。
三姑太太嫁的是直隸王家,也是有名望的大家族,在直隸和六太太的娘家趙家并稱兩大家族。三姑太太嫁的是次子,并不主持中饋,可依然要在堂前盡孝,因此成親到現在十余年的時間,這也才是第二次回娘家。
三太太又少不得準備給親家老太太和老太爺的禮,又親自陪著三姑太太在京城里轉了一圈,這才安排人送三姑太太回去。
三姑太太來的時候,拉了一車的東西,回去的時候,依然是一車的東西。
送走了三姑太太,馬上就是五月二十五了,秦姨娘禁足一個月也滿了,安氏便安排身邊的管事媽媽安媽媽去放了她出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