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里和睦,蘇老太太看著心里也就痛快的多了。
人老了,總是盼望著一家子人和和睦睦的生活,像是二房那樣的事情,不要說是看,就是連聽,蘇母都是不愿意聽的。
蘇幼文以前的時候,還有些謹小慎微,不敢和嫡出的哥哥妹妹多接觸,可是這二年在學堂,蘇幼欽對他的照顧很細致,回到了家里,蘇幼貞對他也是極好。
蘇幼文在心里便也當蘇幼欽、蘇幼貞和蘇幼鍾一樣兒是親兄弟一般。
這次回來的時候,還給蘇幼貞和蘇幼鍾兩個帶了禮物來,都是他自己雕刻的小玩意兒,雖然不值錢,可蘇幼貞和蘇幼鍾卻都很喜歡。
卻說蘇幼安自回來以后,知道了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這些日子,就一直有些難過,到底是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卻就因為這樣的事情沒了,心里怎么能好過。
可是他卻沒有辦法責怪母親,只能代替母親再三給祖母磕頭謝罪。
又再三的對張氏說好話,讓張氏原諒婆婆。
蘇母好不容易才算是準了正月初四讓張氏又搬回二房的院子里。讓張氏到她的院子里,只是一個權宜之計,給二房媳婦一個教訓就罷了,總不能一輩子讓孫子媳婦跟著自己。
二太太這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少受委屈,所以等兒媳婦回去了,自然沒有好臉色給她看。大大小小的倒是也給張氏找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像以前那樣極盡折磨的卻沒有了。
張氏的日子到底也算是舒坦了許多。
不過,讓張含雪最覺得欣慰的就是,丈夫蘇幼安對她很是體貼,回來以后,知道妻子受到委屈,回來以后,對她倒是盡心盡力的曲意安慰。
張氏也是個明白人,雖然婆婆對自己諸多為難,可是日子終究是要夫妻兩個同心同德過,因此夫妻兩個的關系反而比起以前更加和睦。
通過這件事情,張氏對蘇母和三太太等人倒是越發的上心了,對婆婆,卻是面子上的事情了。
二太太看著心中越發不忿,可是又能怎么樣?和兒媳婦的關系到這樣,她自己功不可沒。
蘇幼貞看著張氏的遭遇,對自己的將來也有了不少的擔心。就怕將來也遇到這樣的婆婆,到了那時候才真是艱難呢。只盼望著母親到了那時候會為自己細心打聽。
過完年打發了蘇家幾個哥兒去保定。不久就是二月十二的花朝節,府中舉辦了宴會,請了不少的人來。
花朝節又算是女孩子的節日,因此來做客的年輕女孩子不少,蘇幼清馬上就要出閣,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怎么露面了,因此還是蘇幼貞出面招呼。
蘇幼貞雖然年紀不大,可是做起這些事情來卻是落落大方,滴水不漏,就算是三太太也覺得稀奇,自己在這年紀的時候,可確實是沒有這樣的本事呢。
女兒能出落的好,三太太心里也欣慰的很。
蘇幼貞和這些女孩子在一起相處,恍然覺得自己真的是回到了幼年時候。
這一次來了不少的女孩兒,因此二太太的心里就活絡起來了。
其實這樣的場合,大部分也是有長輩為自己家適齡的兒子侄子相看的意思。
二太太就在來來往往的女孩子中,看中了吳家的嫡出小女兒,覺得吳家和自己家也算是門當戶對,吳家的小姐出落的又好,和自己的二兒子很是般配,就找了人去提親。
可是到底她這個惡婆婆的名聲傳到了外面,吳家只是略微打聽了一下就推了這件事情,只說是自己家的女兒還小,暫時不考慮親事。
二太太當時并不知道這只是借口,只等她過了幾日聽說是吳家小女兒許配到了翰林院左大人家的時候,這才算是明白,吳家是看不上自己家,著人去打聽,卻是因為張氏流產的事情自己在外落了個惡婆婆的名聲。
二太太心里頭對大媳婦張氏又多了幾分恨意,覺得都是大媳婦不懂事兒,才會招來這么多的流言蜚語,卻不想自己究竟做錯了什么。
很快就到了煙花三月,三月十三就是蘇幼清出閣的好日子。嫁女兒不像是娶媳婦那樣繁瑣,因此蘇家的人過的還算輕松。
再說蘇幼清的夫家是六太太的娘家,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因此倒是都便宜,并沒有什么煩心的事情,一切都很順利的就過了。
府中來了小姐,一樣是蘇幼貞在招待,蘇幼寧到底還是沒有能在這些事情上露彩。
她只是庶出的女兒,因此再這樣的場合就只能是站在蘇幼貞的后面,幫著蘇幼貞。偏偏她的性格又不好,只覺得這樣委屈了自己,因此,反過來讓眾人不喜歡。
經過這幾次,蘇家四小姐蘇幼貞在京城勛貴世家和豪門大戶中間也算是有了一點好名聲,人人都說是蘇家四小姐年紀雖然小,可卻是落落大方、進退得宜的,甚至有人都開始想著要上門提親,早早把這樣好的兒媳婦定下來。
三太太只能推說孩子還小,一定要等到十歲以后定了性子才議親。
卻說蘇幼清本身是懂得規矩的女孩子,到了夫家自然不會有什么錯漏的地方,再加上六太太的關系,蘇幼清婚后的日子反而要比張含雪的日子舒服的多。
就算是婆家的人都知道,蘇家二太太不甚好,可是看著兒媳婦穩妥有禮,也就滿意了。
看在別人的眼中都說是蘇幼清有福氣,可是在二太太眼中就不一樣了,她覺得這是因為自己的女兒教導的好,所以才能讓婆婆喜歡。
二太太教導出來的蘇幼清性子和二太太不一樣,反而是庶出的蘇幼寧,性子和二太太太相似了。
蘇幼寧的性子依然是那樣不好相處,姊妹之間的關系一如既往的處理的很是糟糕。蘇幼貞也懶得搭理她,平日里只和蘇幼儀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些。
蘇幼儀今年也六歲了,隨著兩個姐姐一同去讀書學女紅,蘇幼貞這里就算是有了伴兒了。兩個人時常親親密密在一起,倒是把蘇幼寧一個人晾在一邊。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