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我們就去老太太的房中,請老太太示下才是。”三太太管家,可卻不愿意為了這件事情被妯娌們議論,要是貞姐兒這事兒有老太太的話在,就名正言順了許多。
蘇幼貞明白母親的意思,因此順從的跟著母親去了祖母房中。這件事情只等祖母同意,就算是水到渠成了。
聽了蘇幼貞母女的話,老太太當場就笑著說道:“原來我們府中還有這么多的寶貝,以往倒是都忽略了,竟是白白的放了這許多年,也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的銀子。也難為這孩子,小小年紀這樣細心居然能想到這些?!?/p>
老太太語氣中是贊許,這府中個大大小小這么多的人,居然還不如貞姐兒這一個小丫頭想的東西多。別的就罷了,只是這園子這么多年來,都只有貼錢修繕的,那里想著能得了銀子的。到底是這孩子有想法,是個好的。
蘇老太太的笑容讓蘇幼貞安心許多,原本她還擔心祖母會覺得自己俗氣呢,畢竟誰家沒有出閣的小姐會想這些,自己也算是別具一格了。
“四小姐秀外慧中,和老太太以前是最相似的,自然不是其他的人能相比?!闭f話的是顧媽媽。
“都是她母親教導的好,可憐小小年紀,就能為府中著想,可比其他那些只知道伸手要銀子的好多了。人人都說是小姐就該在家讀書刺繡,我卻覺得不一定,到底將來都是要做主母,掌管中饋的人,倘若真的是不通俗務,到了那時候,日子可要怎么過?”蘇老太太倒是不吝嗇于夸獎自己的孫女兒,畢竟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孫女兒,是蘇家的福氣。
蘇幼貞并不知道,就是這樣一件小事情,卻讓蘇老太太對蘇幼貞的看法又有了不同。
“老太太說的是,姐兒們學些庶務,將來到了婆家才不會為難。”顧媽媽陪笑道。
這道理大戶人家都是懂得,因此許多人家求娶的時候,才會要求嫡女,就因為嫡出的女兒才能得到母親最好的調教,相反庶出的女兒就很難懂得這些。
“母親和三嫂子這是在說什么呢?說的這樣熱鬧?!边@邊顧媽媽的話音才落下,就聽見六太太的聲音傳進來。
蘇幼貞忙就對六嬸子見禮。
“你今日這時辰怎么過來了?”
“回母親的話,今日我聽人說是貞姐兒做了一件大事,因此就去了三嫂子院子里,丫鬟們說是三嫂子這貞姐兒來了母親這里,我索性也就過來了?!?/p>
六太太說話的時候,若有所思的看看蘇幼貞。
三太太聽了六太太的話,也就知道,今日蘇幼貞做的這件事情只怕是都在府中傳開了,不過如今老太太也贊成,倒是不用自己太操心,一切總還有老太太在。
“可不是,我才說呢,府中這么多的人,居然沒有一個能比得了貞姐兒這個小丫頭的?!?/p>
“貞姐兒的年紀雖然小,可誰不知道,貞姐兒是得了老太太真傳的,自然不是我們這些俗人能比的?!遍_始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六太太不過就覺得是小孩子家鬧騰呢,因此并不在意,誰知道今日才聽說還做的有模有樣的,連人都定了下來。
只是這樣的魄力,這樣的想法,真的就是這樣一個才八歲的小丫頭能想到的?莫不是這個不言不語的三嫂子想出來的,只是假借貞姐兒的名義?可是要是這樣的話,又有什么意義?
六太太確實不相信,這些事情當真就是貞姐兒能想出來的,因此看向貞姐兒母女的眼神多了幾分探究。
“你倒是個慣會哄我開心的?!碧K母聽了六太太的話,那里有不歡喜的。
“我不過是白白說一句實話罷了,母親還不信。我今日還想著呢,回頭把我家靜姐兒也給老太太送過來,讓老太太調教一番,就算是比不上她四姐姐,也總不能太差了去不是?”
如果這些真的是貞姐兒想出來的,那么這丫頭到底是和旁的人不一樣,十有八九是老太太教導有方的緣故,這府中的哥兒姐兒雖然多,可是和老太太最親的除了貞姐兒兄妹,也就只有自己的兩個孩子,相比老太太也是愿意多加教導。
“送過來,送過來。我就是喜歡熱鬧。”老太太笑瞇瞇的道:“只等著將來和她四姐姐一樣,為府中多出力。”
“我聽說貞姐兒這計劃為府中省了不少的銀子呢,可是真的?咱們家那個園子還有這樣的妙用?”
蘇母伸手摸摸蘇幼貞的頭發說道:“可不是省了不少的銀子。別的不說,一年慣例要花銷的就能省一兩千呢,就別說這些人還愿意再交一些銀子。難為貞姐兒有心做這件事情。只是我想著,好歹我們家里也不缺這些銀子,園子里各家交給貞姐兒的銀子,就給她管著,不必交到公中來?!?/p>
蘇幼貞卻沒有想過還有這等事兒,交到自己手中?雖然說不是一筆大數目,可到底也不少了,自己一年的月例銀子才六十兩。
“只怕是不好吧。”三太太卻緊縮眉頭,顯然是對于老太太這樣的做法有些不同意。
六太太顯然也沒有想到老太太會有這樣的想法,雖然不知道那些人答應了要交多少銀子上來,可總也不會太少,就這樣交給一個女孩子,是不是有些莽撞了?不過她聰明的沒說話,對于府中的事情,老太太一般不說話,可是她說了的,一般就是不能改變的,自己何苦要去討老太太的厭惡。
“你想的我也知道,可就該這樣。我們家這園子荒廢了這些年,也沒見生出來一兩銀子,如今是貞姐兒想出來這些,自然就該是給她獎賞。何況你們不是也說了,花房那里還是要開支不少的銀子,這些銀子也不必公中出,我從我私庫中拿出一百兩給貞姐兒,其他的就要她自己想辦法了。”老太太倒是個痛快人,三言兩語就把這件事情定了下來。
三太太聽了忙就笑著說道:“既然母親這么說了,那就這樣吧。我這里也給貞姐兒拿出八十兩的銀子,其余就不能多給了?!?/p>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