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爺這話,我老太婆可當不起?!碑斚拢K母的面上就不好看了,之前出現的一絲動容也因為兒子的話消失殆盡。
“母親!”蘇子櫟沒有想到,母親的臉色又變了,因此忙就喚道。
“我倒是想問問三老爺,如今說出這個話來是不是覺得虧心?我這個做婆婆的是短了媳婦的銀米?還是少了媳婦的吃喝穿戴?又或者是見天的讓媳婦來我房中立規矩了?我這樣還算是不體諒她?那三老爺說說,我這個做婆婆的該怎么對待兒媳婦?”蘇母當真是快要被這糊涂的兒子氣死了,說話的語氣也就多了不耐煩。
“兒子死罪,是兒子一時口誤,說錯了話,還請母親不要和兒子置氣?!笨茨赣H說話說的嚴厲了,蘇子櫟忙就跪在母親面前請罪。
“你起來吧?!碧K母終究是對著兒子心軟了,兒子這么大的年紀,如今連個嫡子都沒有,也不能怪他就心急了,可心急也不能這樣沒有章法的做事。
蘇子櫟自然是沒有起來的,一來是他看著母親面色不虞,二來便是覺得有些話還是要說出來方才好。
“母親,小雅來我們家,就做了母親,自然有許多不周到的地方。她要是有不是,您提醒她就是,可千萬不要聽信了別人的話這樣對她?!?/p>
蘇子櫟還是決定好好和母親說說,讓母親知道小雅的好。他的心里已經認定了,母親現在對小雅有意見,十有八九是身邊人攛掇的緣故,要不然如何能這樣對待她自己揀選出來的媳婦?
因此他的想法就簡單了許多,之覺得把事情說透了,母親明白了,就好處理了。
蘇子櫟的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蘇母也聽明白了,這就是說是有人挑撥自己,所以自己才會苛待劉氏。
這豈不是就等于說自己是個糊涂到頂的老不死?這就是自己悉心教導了多年的兒子嗎?怎么看著就覺得這么陌生?難道說,果然人就是如此善變?這才多長時間?
“罷了,你回去吧,這件事兒以后不必再提。貞姐兒我如今安排在我院子里住著了。你回去告訴你媳婦,可別再動她的心思了。不過是個女孩子,過幾年出嫁了就是親戚,有什么容不下的?讓她寬宏大量些吧?!碧K母覺得自己真的累了,實在是沒有這么多的精力繼續和兒子辯白這件事。
蘇子櫟不想自己說了半天,母親還是認為是劉氏容不下貞姐兒,忙就道:“母親也說了,不過是個女孩兒,將來總是別人家的人,兒子如今三十多歲了,自然是更加看重小雅肚子里的這個。并不是兒子不心疼貞姐兒,只是想著她在莊子上住一年半載,等她弟弟平安生下來,就接她回來,母親,就算是為了兒子這一輩子,也求著您答應了吧?!?/p>
蘇子櫟說著這話,居然流下眼淚來。
蘇母不想事到如今兒子居然還敢說要送走蘇幼貞的事情,還表現的這般委屈模樣,因此怒火中燒,只是啪的拍了一下桌子道:
“你這是打算今天就氣死我呢?她娘才死了多久?如今連服都沒除,你們就想著法子要把她送出去?!?/p>
說這話,蘇母都有些喘不過氣來,略停頓一下才接著說道:“我也直白告訴你們,別以為她沒娘了,就由得你們作踐。有我在一天,你們就別想。你媳婦要是怕人沖撞了,最好連門都不要出,只怕這家里要沖撞了她的人還不止一個兩個。就連我這里,也不必來請安了?!?/p>
蘇子櫟不想自己越勸,母親越生氣,如今這話,卻是要把小雅給禁足的意思了。
蘇子櫟哪里能想到,自己今日是說什么錯什么。
他雖然如今糊涂,可是也能審時度勢,覺得,今日還是別說什么的好,有什么另想辦法也就是了。
因此蘇子櫟終究不敢再說話了,只是一疊聲的給蘇母說自己的不是。
蘇母實在沒有心情繼續和蘇子櫟說話,只是道:“不必再和我說話了,我累了,你且回去陪著你媳婦去。”
蘇母說罷這些話,徑自躺在炕上歇下,再也不搭理立在一旁的蘇子櫟。
蘇子櫟這樣就有些尷尬了,因為大哥去世的早,所以母親對他寄予厚望,那里就這樣不給臉過了。
一旁的顧媽媽就勸了蘇子櫟幾句,讓蘇子櫟自回去。
蘇子櫟出了蘇母的門,有心要去看看貞姐兒,母親這邊只怕是做不到了,那為今之計就是讓貞姐兒自己同意走。
只要她自己心甘情愿的去莊子上,老太太想必也就沒有阻攔的理由。
可是最后終究還是沒去,只是回到了自己院子里。
經過了今日的事情,這會子想來貞姐兒也在心里埋怨這個父親呢,這會兒去了只怕也落不得好。
劉氏這一次卻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心里頭氣惱的很,卻又少不得在蘇子櫟面前做出大度委屈的樣子來,只讓蘇子櫟從心里軟了下來,越發覺得是母親對妻子不公。可是母親性子就是如此,認定了的事情,就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如今只怕是自己再怎么勸也無濟于事。
三房鬧的這樣厲害,五房和六房自然是樂的看笑話。原本她們就看不上三太太,覺得三太太是個外厲內荏的草包,如今偏偏三太太還授人以柄,原本無事生非弄出來些事情,鬧的家里雞犬不寧的,連老太太都震怒,這樣她在這個家里還能討得了好?
因此兩個人晚上回到自己家中的時候都是一副興高采烈的模樣兒,倒是讓兩位老爺覺得納悶。
因此,五太太、六太太各自對丈夫說了今日府中的事情,說到三方如今和老太太之間的間隙。
這兩個倒是腦子清楚的,只說是三哥這樣太不應該,貞姐兒到底是先三嫂子留下的,何至于要送去莊子上了,別說別的,就是對安家也沒法交代等等的話,大體上的考慮到時和蘇母差不多。
兩位太太少不得又要唏噓一番,說起前頭三太太在的時候的事情。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