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太太也覺得自己怎么當真也小家子氣了起來,生母留下的再怎么豐厚,也是不能充當了府中的,就像自己私下貼補給儀姐兒的也不能算公中的一樣。難不成自己竟然是和三太太一樣短視了?
只是這樣一來,府中的姑娘,嫁妝可就都比不得四小姐的多了。
罷了罷了,這些念頭自己也當真是不能興起才是,怎么年紀越大,反而越發(fā)的糊涂了?竟然連她母親遺給她的也羨慕。
不過也難怪,當初前頭三太太要把自己身后的嫁妝托付給娘家哥哥經(jīng)營,而只讓老太太過目賬本,到底她才是個有心思的,面對這樣一大筆的銀子,便是自己也要動心了,何況是別人。要是當初留在三房,只怕是到了最后貞姐兒能得的就有限了。
“老太太,舅太太來了。”兩個人這才說話,就見丫鬟進門回稟。
“倒是把這件事給忘了,昨日便遞了拜帖過來的。”蘇母說話忙就讓人出去請,一面又讓人給自己略微整理一下,這才起身相迎。
雖則自己是長輩,可到底安家大太太的身份不一般。
“還不去請四小姐過來,一點子機靈勁兒也沒有。”六太太也笑著對門口的一個小丫鬟道。
小丫鬟得了話,忙就笑著朝蘇幼貞的屋里去。
“舅母來了?”聽了好消息,蘇幼貞丟下手中正在繡的帕子起身道,臉上的歡喜愉悅到底是騙不得人的。
“舅太太昨日就遞了拜帖,說今日要過來。小姐昨晚上還歡喜的什么似的,怎么今日倒像是不記得了。”聽竹笑著道。小姐素來是和舅太太最親,每次舅太太來,都是滿心歡喜。
“是舅太太來了,六太太才讓奴婢來請小姐過去,就是怕舅太太要等著急了。”小丫鬟也是個機靈的,也在一旁笑著說道。
“你倒是個機靈的。”蘇幼貞大約是因為聽見了舅母來的話,心里頭開心便又道:“把盒子里的瓜子抓些給她。”
小丫鬟聽了這話當真是喜出望外了,誰不知道這府中,四小姐是最大方的,因此她忙就謝了蘇幼貞,這邊墨竹已經(jīng)捏著銀瓜子過來。
小丫鬟結(jié)果沉甸甸的銀瓜子,這可有差不多一兩了,難怪府中的人都說是四小姐最大方呢,果然是。因此她又謝了四小姐,這才立在一旁等著。
蘇幼貞讓聽竹給她換外裳,一面說道:“舅母昨日遞了帖子,可今日都到了這時候還不見來,我都以為有什么事情耽誤了,今日不能來了,怎么怎知道到了這時候卻來了。”
“小姐也不想想,舅太太那次說了要來來卻不來的,料想今日是被事情絆住了,所以才晚了些。”聽竹手快腳快的給蘇幼貞換了衣裳,一面笑著答話。
“說的也是,大舅舅這兩年越發(fā)的得意,舅母自然是更加忙碌了些,也當真是心疼我,才能抽空偷閑來看我。”
“小姐說的可不是呢,便是奴婢也能看出來舅太太是真的疼愛您。”聽竹為蘇幼貞換好了衣裳,便扶著蘇幼貞朝外走去。
出了門蘇幼貞就不經(jīng)意的加快了腳步,到了蘇老太太門口的時候,雖然只是不多的幾步路,卻有些氣喘了。因此她站了一下,等氣息勻稱了,小丫鬟這才殷勤的掀開簾子請她進去。
“四小姐來了。”屋里服侍的丫鬟們見蘇幼貞進來,忙就掀開里間的簾子說道。
“才說呢,這就到了。”卻是蘇母的聲音。
“和也是親家老太太就近帶在身邊的好處了。”安家大太太高氏見了蘇幼貞便笑著回了蘇母的話,然后才道:“說起來,還是過年的時候見的貞姐兒,這也有四五個月的時間了,竟又長高了不少。”
“親家太太說的可不是,這孩子正是長個子的年紀,這一向竟然長的比去年快,才做的衣裳就眼看著短了。”蘇母笑著附和道。
“也是因為老太太心疼貞姐兒,這一向讓她管著府中的后園,到底也忙了些,竟是少了給親家太太請安。”說話的是六太太,說起這個她心里頭含酸,所以扁絲語氣中也略微的酸了一些,同樣是府中的嫡出女兒,到底老太太更加心疼貞姐兒,自己的儀姐兒就沒有這樣的好事。
“也是老太太心疼她,才讓她管著那些。”這話說的真心實意,滿京城放眼看去,也著實沒有誰家的姑娘能管著那么些地方,收入還不用給公中,能自己留下來做私房的。不過這都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通過這些,貞姐兒就能順順當當?shù)膶W會管家。畢竟是少了生母的孩子,繼母又是個不賢惠的,怎么能給她教導這些大戶人家做媳婦的必要知識。
“嫡親的孫女兒,我不心疼她心疼誰去。”蘇母這話說的倒是實在,蘇家孩子雖然多,可說起來和蘇母最親的不過就是三房和六房,而三房和六房的孩子中文哥兒、鍾哥兒到底是庶出,蘇母雖然心疼卻也有限,至于恭哥兒,則因為母親的關(guān)系,蘇母也并不疼愛,說起來最疼愛的,卻也就是六房的儀姐兒,可是和蘇幼貞比起來到底也差了許多。
安太太也不是不知事的人,少不得又要奉承蘇母幾句,這才說起自己今日的來意,卻是打算接了蘇幼貞同去過端午節(jié)的。
“說起來,端午節(jié)本該是一家子團團圓圓的日子,我們這么冒昧的來接貞姐兒,到底有些不是。只是誠王恩典,讓側(cè)妃端午回門,算是全了一家子骨肉親情的意思。便是二老爺也要回府,就想著雖然——可接了貞姐兒去,也算是一家子團聚一次。”
“舅太太這話實在是客氣了,原也是應當便是她母親還在,也該是讓帶著孩子同去的。”蘇母倒是不覺得這有什么,何況,這對貞姐兒到底還是好處多一些。
安太太今日親自過來,也是為給蘇家面子,并沒有想過蘇家會不同意,因此倒是不覺得意外,只是客套話少不得又要說幾句。
“今日這都已經(jīng)是五月初一了。”六太太笑道:“不知道親家太太打算那一日接了貞姐兒過去。”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fā),請勿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