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
“臣妾…!”
沐陽剛要行禮便被皇帝扶起來,“怎么這般遲!”
沐陽用余光憋了一下角落的六輪沙漏,申時一刻不到!
“日頭大,臣妾繞得遠了些!”
慕容耀點點頭,依舊牽著她的手跟他坐在一起,“轎攆悶熱,步行至此,倒是難為你了!”
“怎么會,妾甘之如飴!”沐陽低頭害羞答道。
“好!好!好!”慕容耀高興得連說三個好,“常滿,端碗冰鎮梅子湯來!”
常滿躬身向前,笑得一臉菊花,“回皇上,奴才早早地就備好了!”說罷一揮佛塵便有宮女端上來。
“你這大總管當得倒實誠!”
得了皇帝的夸贊,常滿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謝了恩就退出殿外。
“喝碗冰鎮梅子湯,消消暑氣,開胃,晚上陪朕用膳!”
“是!”沐陽端起碗一口氣喝完!
呼 ̄ ̄真是舒坦!沐陽喝完不忘舔舔嘴唇,那動作分外可愛!
慕容耀笑了笑,繼續批閱奏折。
沐陽見此,主動起身到另一邊磨墨,雖然不能傾國傾城,紅袖添香她還是做得來的。
慕容耀執起她的手,輕輕印下一吻。
沐陽嚇得趕緊把手收回來,嗔了一句:“門還開著呢!”
“那又如何,朕是北燕的王,誰敢說什么!”
沐陽不語,繼續在一旁磨墨,別人是不敢說什么,但暗地里的洶涌誰知道了!
慕容耀看了幾本奏折,把其中一本重重擱在御案上,按按眉心嘆了口氣!
“與東晉開戰,撫順將軍連吃敗仗,丟失兩城,南伯侯上奏于朕將其斬首!”
“兩軍交戰怎可親者痛仇者快!”沐陽拿起奏折細細看起,“……朱江不可用,懇請吾皇寬厚仁心,救黎明百姓脫離戰苦,老臣愿用人頭擔保,懇請吾皇讓上官氏出戰將功贖罪,若晉軍破淮陽城,則大燕江山危矣!”
淮陽城!那不是她家鄉附近,若淮陽城破了,那云州……!
“皇上!那上官氏可是前大將軍!”云州地處雖偏僻了些,靠近兩國邊界,但當年上官家一事她也聽父親說起過!
“不過是個叛徒!”南伯侯的心思豈能瞞過他!
沐陽從未見過皇帝疾言厲色,談起前大將軍冰冷如鐵的樣子讓她有些無所適從,只得低頭再次看看剛剛那本奏折!
這朱江年輕氣盛,受不住激將法,貿然進軍中了埋伏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到碎空山。
“其實撫順將軍還有救!”
“朕并未打算殺他!”
“臣妾說的是其眼前的困境并非是性命,當然要說是性命也對,畢竟被晉軍包圍著!”沐陽不理會皇帝略顯尷尬的面色,拿過一旁的行軍圖開始指點江山。
“朱將軍被困于山上,晉軍守而不攻顯然是在等我軍斷水斷糧,不戰而敗!但若取得先機,反敗為勝尚有一絲希望!”
“如何取得先機,攻山雖不易,等晉軍緩過氣于山下點火以濃煙熏之,我軍必敗!晉軍如此目的不過是要動搖軍心,侮辱我大燕國!”慕容耀太過分憤怒,手握拳頭重重地捶在御案。
“皇上可知其為何守而不攻!”
慕容耀聽這話似有玄機,看著沐陽,平心靜氣地說道:“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沐陽將行軍圖放在皇帝面前,用筆邊畫邊說,“這碎空山背面草木茂盛,下面卻是萬丈懸崖,前面草木稀疏,適合強攻,晉軍不攻怕是怕朱將軍設伏!若用濃煙熏山,耗費過大,且此季節吹的是東南風,加上碎空山前面之所以草木稀疏全因半座山乃硝石形成,若是起火引發爆炸,此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為行軍大忌!”
慕容耀拍了拍沐陽的手,心里有些失望,但語氣上依舊溫和,“你說的朱將軍勢必也懂得!”
沐陽見他一副“你說的都是廢話”的樣子,心里有些惱怒,“臣妾說了,若是取得先機,尚有一絲勝利的希望,斷糧不可怕,可怕是斷水,若是再不行動怕是沒等來晉軍進攻就渴死了!與其死的窩囊倒不如一拼!山上多松樹,用松脂做燃料,將軍中所有的紙做成孔明燈,紙不夠就用薄里衣,待夜晚東南風最強之時放于天空,一到晉軍軍營用弓箭射下,一盞孔明燈杯水車薪,但幾百盞上千盞呢,***曾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時正是盛夏最是干旱,晉軍想要滅火也不是容易的事,若是朱將軍能將晉軍糧草燒光了,那勝算更大些!”
“此舉可行?”慕容耀有些興奮地問道。
這…她沒上過戰場,書倒是讀過,“就死馬當活馬醫了!”沐陽沒什么底氣說道。
“不,朕覺得可行!”
慕容耀親自提筆,吩咐常滿讓人八百里加急送去,想辦法讓南伯侯將此計告知,又讓御前統領將另一份讓海東青送去!
南伯侯那份只是一副圖,為沐陽所畫,海東青身上的也只有略少的字,只有南伯侯將圖畫成旗幟插在瞭望臺,待朱江看到圖與海東青送到的信就全明白了!
“想不到陽兒竟有軍師之才!”
“家中無男兒,祖父將我當男兒教養,雕蟲小技讓皇上見笑了!”沐陽跪在一旁繼續說道,“后宮不得干政,臣妾剛剛一時妄言,還請皇上恕罪!”她只是不想云州有事而已,那里是她在這個異世最溫暖愜意所在!
“起來吧!是朕剛剛請教了你,算不得干政!”慕容耀扶起她,她不說他倒忘記了!
“多謝皇上!”
慕容耀并沒有深究,點頭嗯了一聲,“沐陽,朕今兒怕是不能陪你用膳了!”
“國家大事要緊,皇上不必掛懷!”
“一個月期限快到了!”慕容耀握住她雙手說道。
剛剛還說著國家大事,一轉頭就說這個,畫風轉得太快,沐陽面色潮紅,抽回自己的手,忙行禮道:“臣妾告退!”
不等慕容耀說什么,她快步走出御書房,走的時候還瞪了皇帝一眼。
走出御書房大門,聽到皇帝讓常滿傳左相右相和幾位大臣進宮。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