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在話,當我們的侃帥把信交給陳德榮之后,他就開始有點后悔和后怕了。他覺得自己很冒失,不該過早地表明什么。若是讓家長知道了,準得挨批;再者,學校明令禁止的事情,自己卻偏偏去做,豈不是自討苦吃?弄不好,還有被開除的危險。其實,在初三這種非常關鍵的時期,不僅不應該有這樣的行為,甚至都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努力學習,才是上策。可是,當陳德榮把信交給張璇以后,他也就把心一橫:“事已至此,也只好聽天由命了!”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是心里多少還是有幾分不安。此時的他,正處在十分危險的“邊緣地帶”。
晚上,他回到家里,躺在床上,還在想著這件事:“……首先,在我這里要保密;其次是張璇見信以后會有什么反應?她會不會把這件事抖落出去?我想應該不會。要是她的父母知道了又會怎么辦?……”我們的侃帥這一夜是徹底失眠了,第二天的中秋節也沒過好,總是迷迷糊糊的,像丟了魂兒似的。
其實,張璇的這個中秋節也沒過好:
自從認識我們的侃帥以來,她對他也很是欣賞和佩服,尤其是侃帥的豪爽、熱情、幽默和風趣都給張璇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同時,她也覺得侃帥似乎有些神秘:每次相遇,他的表情都不太自然。不過,張璇也沒有過多地想什么,仍然把侃帥當作一位普通朋友來對待!
當陳德榮把厚厚的一封信交到她手里時,她憑著“第六感覺”一下子就想到了是誰:“是他,一定是他!”轉而又急忙否定:“不可能!可除了他又會是誰呢?”她不由得暗自思忖。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學,張璇急三火四地收拾起東西,又以極快的速度跨上自行車往家飛奔。幾個同伴見了,很是納悶:“哎,今天她是怎么了?咋這么急?連聲招呼也不打!”“嗨,誰知道呢,別管那么多了……”
再說張璇,此時也顧不上自己的同伴了,匆匆忙忙趕回了家,連口氣也顧不得喘,就急忙把這封沉甸甸的信打開,先看署名,果然是侃帥。“我的天啊,寫了八頁,怎么這么多!”她不由暗自吃驚。
盡量使自己平靜下來,張璇開始翻看侃帥的這封“愛情自白書”。我們的侃帥似乎也太膽大了,幾乎什么都敢說,都敢寫。在信中,他生動而又翔實地敘述了他對張璇那由來已久的“愛慕之情”,但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而未能及早表明的“故事”。看到有的地方,張璇也覺得臉有些發燒:“我真的像他說得那樣嗎?對于這些,我以前怎么就一點也沒發現呢?……”
面對這個問題,張璇的心里也是亂如麻,因為它來得實在是太突然了。中秋節這一天,她都在考慮如何答復侃帥:既要曉之以利害,又不能傷害對方的自尊;既要拒絕這份感情,又不能過于生硬。張璇畢竟比侃帥大一點,心理相對成熟一些,考慮問題似乎比較全面。因此,她決定用一種委婉的“拒絕藝術”來答復我們的侃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