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報到五天后,侃帥再次出現在校園之內。校園里人來人往,熱鬧異常,這是每個學校剛剛開學時所特有的一道風景線。對于早已習慣這種場面的侃帥來說,也就很自然地想起自己當年剛剛入學的情景,不禁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想不到變化如此之大,九年前以學生身份出現在這里,自己不也是如同眼前的諸多學子一樣嗎?
當然,情況畢竟是有所不同。作為一位普通的任課教師,侃帥在留心學生們開學的同時,也逐步地進入自己的角色。
2001級學生約360人,分為六個班。在學校的教學安排上,侃帥擔任三班、四班的語文課,主要的搭檔有劉偉紅(數學)、張雅萍(英語)、崔明軒(政治兼三班班主任)、趙雅冰(生物兼四班班主任)、張恒志(地理兼六班班主任)等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為事業而奮斗!
開學了,我們的侃帥自然要和自己所教的100多名學生見見面了。盡管他一再告誡自己要低調,沒有必要像去年剛剛參加工作一樣、來一番“自我吹噓”的介紹,但是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又收不住了。在兩個班的第一節課上,他首先給自己來了一個定位:“我剛剛來到中學,多少有些不太適應。為此,我要做好兩個轉變:一是從小學老師到中學老師的轉變;二是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轉變。同時,我希望同學們也要做好兩個轉變:一是從小學生到中學生的轉變;二是從兒童向青少年的轉變。因為學習環境、學習任務和內容都已經發生了變化,不變是不行的。”對于語文課的學習,侃帥除了再度宣傳自己的寫作經歷外,仍然堅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活躍思維,提高寫作能力。于是,他又要求每個學生從開學時起就堅持寫日記,至少完成100篇,并在完成之后,再以《百篇日記觀后感》寫出自己的讀后感。
課后,侃帥經過一番忙碌,在劉同利主任的指引下,又將自己的臨時住處安排妥當。當然,由于條件所限,差不多是好幾個人有個休息的場所。不過,侃帥的搭檔也很不錯:岳振宇是高中時同學,去年一起分配到Y鄉教委,先小學、再中學、又小學,但是彼此的關系更加密切;張建清雖然早一年參加工作,但是實際年齡并不大,與侃帥也早已熟悉,工作單位在變,住處不變。三個年輕人呆在一起,自然有許多共同的語言。
2001年8月18日,在周六集體學習的場合中,侃帥參加了他進入中學以來的第一次全體教師會議。
會議由王慧清副校長主持,首先是教務處張衛平主任對2000----2001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分析成敗得失,明確努力方向;對新學年的設想諸如備課、上課、評價等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其次是王慧清副校長對學校的教研活動進行安排,明確研究方向:教師如何教和學生如何學;提出研究課題:創新教育,重在落實。
最后由陳志強校長對學校總體的工作計劃進行了說明:無論是教學還是管理,根本在于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師素質,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向管理要成績,向課堂要質量。
侃帥日記:“……今天的會議,是我進入中學參加的第一次全體教師會議,我的感覺是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是,無論如何我也要努力排除各種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因為這才是我生存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