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9日,侃帥早晨冒著濛濛細雨剛剛趕到學校,便接到了教辦周敬偉主任的電話,讓他到教辦待命。隨后,全鄉中小學校長先后到達。周敬偉主任主持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傳達縣教育局電教站的文件《關于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安裝前準備工作的通知》,全文摘錄如下:
根據國家關于《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農村中小學配備現代遠程教育接收設施,現在資金已全部到位(省、市、縣三級財政都參與撥款)。現在全省招標已經結束,下一步進入安裝調試階段,各鄉鎮教辦要作好安裝前的準備工作。為確保安裝調試工作順利進行,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1.配備范圍:①全縣農村中學2006年初一招生的6處中學;②鄉鎮中心校:全縣9個鄉鎮(街道辦)中心校;③學區中心校:全縣所有44處學區中心校。
2.配備設施:
①中學:微機室1個,多媒體教室1個,衛星接收天線1套,播放設備1套,教師辦公用微機等。(模式三)
②鄉鎮中心校:衛星接收天線1套,播放設備1套,打印機1臺,刻錄機1臺,滅火器1個,工具1套等。(模式二)
③學區中心校:播放設備1套等。(模式一)
3.幾項具體要求:
①落實人員到位:從工程開始、安裝、培訓、管理到維護,指定專門人員負責,每個學校指定1名教師具體負責,全程跟隨設備的安裝、熟悉設備的使用,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掌握簡單的故障檢修。
②規劃選址:從現在開始要立即確定好安裝的位置和各室的位置,衛星接收設備,光盤播放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所選位置應適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
③安全問題:
A.使用安全:安全用電、防止靜電、遠離磁場,有潛在危險性的設備要放在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各學校要對本學校的供電線路及避雷設施進行一次檢查,滿足設備對電力設施的需求和避雷要求。
B.防盜:所選設備安裝的各室要有防盜門窗。
C.防潮:所選設備安裝的各室,要嚴防漏雨,保持室內通風、干燥。
4.上報材料:
①用語言描出每個學校各室位置的說明。
②各學校(中學、鄉鎮中心校、學區中心校),分別指定1名專門負責人。此表可等到驗收各室時再交。
③詳細說明各室的防盜、防潮、供電情況的說明。
以上三種材料于7月2號前,用電子文檔的形式發到電教站郵箱。2號以后電教站牽頭對各學校的各室進行驗收。請各單位作好準備。
周主任傳達完通知后,強調:“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簡稱“農遠工程”)是黨和國家注重發展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大事,指定全省統一招標落實設備,縣里負責安裝督導,具體到學校負責管理和使用。這是提高教師素質、提升辦學水平的重要舉措,各級教育部門都非常重視。因此,各校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確保設備到來后能夠順利安裝,正常使用。第一步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各單位落實專門負責人,第二步要完成上級要求的上報材料。由于中學牽涉的設備多、任務重,為此,全鄉中小學以張玉杰老師負總責,全權負責處理相關事務;其他各小學上報材料均交到他手里,由他匯總后再上報縣教育局電教站。希望各位校長高度重視,同心協力把這件事情辦好!”
聽完周主任的話,侃帥才明白自己作為中學的多媒體教室管理員,與“農遠工程”的關系屬于“近親”(“農遠工程”中也有多媒體教室一項)。然而,面對全鄉各處的材料,他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看來,他又要忙一陣了!
根據文件精神,原有微機室和多媒體教室的中學,這次不再統一配置。因此,侃帥的任務相對輕松一些。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上級統配的設備質量確實很好,周敬偉主任和馮志文校長“決策”一時有所疏忽,讓這個好機會失之交臂!不過,兩位領導也是嚴格執行了上級的要求,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
兩天后,各小學分別報來了《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安裝前準備工作的匯報材料》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專門負責人登記表》(草案),侃帥則要分別錄入微機,再請各學校和教辦加蓋單位公章、主要領導簽字后上報縣教育局電教站。同時,對各小學的負責人(石永新、江麗娜、楊洪磊、王劍波、宋桂林)還要進行必要的培訓。由于各自的年齡、認識、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讓侃帥的培訓工作也比較難做。不過,侃帥堅持著做完,也算是完成了一項任務。
隨后的日子里,遠程教育設備的安裝、調試等工作陸續開始。作為“負責人”,侃帥幾乎全程跟隨施工人員參與這一重要工作,確保每個環節都做到嚴格、認真、仔細。尤其是中學方面,他更是跑前跑后,忙個不停。待到一切正常,得以通過衛星接收教育部、中央電教館以及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CETV-1、CETV-2、空中課堂)傳輸的教育資源時,已經是2008年新年以后的事情了!參加全市的技術員培訓,接收節目和資源,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登記節目資源名稱、刻錄光盤等工作也都由侃帥來做,此乃后話,暫時不表。
總之,侃帥自主政“農遠工程”后,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擔。奉獻、付出、努力、辛勞、汗水、心血,這些詞語如果能夠全面地反映侃帥的工作,那么也是對他“最好的褒獎”了。
侃帥日記:“……無論干什么工作,我們都要付出一種熱情,一份辛勞和一把汗水,幾分耕耘,幾分收獲!我們現在在有形的勞動中收獲著無形的財富!或許,它們就是我們以后成就某項事業的基礎,并且使我們終生受益。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充滿艱辛,始終布滿荊棘,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去奮斗、去拼搏,百折不撓,無怨無悔!同時,苦也不能說苦,累也不能說累,真正做到默默無聞,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