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國,凡是年滿十八歲的皇子都要封王,然后離開皇宮在宮外另賜府邸,封了王的皇子一切日常起居都要在自己的王府中,如有皇子被立為太子,則再重新回到宮中生活。當朝皇帝共有四子三女,其中兩位皇子已成年,一名是皇后所生的大皇子慕孤瑞,被封為寧王;一位是被廢音妃所生的二皇子慕孤澤,被封為騏王。
因本朝皇帝多疑,所以一直未立太子。四位皇子中最有實力和才干的乃是二皇子慕孤澤,但背后勢力最強勁的則是陳皇后的嫡子慕孤瑞,其身后有黎國百年世家陳家的支持,他又是長子,因此慕孤瑞一直被視為最有可能繼任大統之人。
三皇子慕孤瓚年方十六,還未離宮生活,他的生母乃是一名宮女,因地位卑微,所以自幼被寄養在陳皇后那里,一直認皇后為母。他為人貪玩又不思進取,并不受皇帝的重視,如果不是皇后寵著他,早就經常挨皇帝的責罰。
四皇子慕孤凌則是宮里最特殊的一位皇子,他只比三皇子小半歲,其生母容妃也是出身豪門,家族勢力不容小窺。這位四皇子雖年幼,卻是知書達理、勤奮好學、聰穎睿智,他本身受重視的程度應該是不輸給大哥二哥的,只可惜,老天爺卻給了他最大的一個缺陷——殘疾。
慕孤凌生下來便少一只左腿,而且體弱多病,曾有御醫斷言他活不過十歲,可他還是憑著頑強的意志活了下來,并且飽讀詩書、才華出眾。只可惜他的母親容妃自生下這個殘疾的兒子后就一直郁郁寡歡,失去帝王的寵愛加上擔心唯一兒子的身體,容妃年紀輕輕就憂勞成疾,最終丟下年幼的兒子,撒手人寰。
失去母親的庇護再加上身患殘疾,慕孤凌在宮中的日子可想而知,縱使聰明絕頂如何、即便滿腹才華如何,在深宮中,想要生存下去,講的是人前要得帝心、背后要有勢力,慕孤凌雖身為皇子,卻一早被父親所放棄,母妃又走的早,誰來照顧他、憐惜他、保護他?
容妃剛走的那段日子,慕孤凌受盡了委屈和白眼,有時連得寵的小太監都敢不將他放在眼里。他變得越來越孤僻、自卑且性格古怪,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里,終日與書籍相伴,拒絕與人交流。
如果不是音妃的出手相助,或許慕孤凌早就死去了。善良的音妃很同情慕孤凌的遭遇,在容妃走后,一直擔當著母親的職責,照顧、撫養、保護這個一生下來就慘遭不幸的孩子。來自苗疆的音妃精通醫術,妙手回春般的保住了慕孤凌的命,雖然無法治愈他的腿疾,卻好歹是穩定住了他的病情,讓這個可憐的孩童不至于早夭。
因為有了最受帝寵的音妃的保護,慕孤凌在宮中的待遇才漸漸好了起來,宮中再也無人敢欺辱他,就連皇帝,也在音妃的勸說下,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兒子的存在,時常也會給上些關懷。
慕孤凌時常在想,如果不是音妃母子,他或許早就去跟他的母妃“團聚”了;如果不是音妃母子,他活不到今天。性格孤僻古怪的慕孤凌,只有在面對音妃和二哥時,才會放下所有的防備,真正像個他那個年紀該有的樣子。
只可惜,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皇宮里,好人往往都是沒有好報的,音妃被污蔑為苗疆巫女,囚禁冷宮中不見天日,慕孤澤日漸被皇帝所疑心,父子倆漸行漸遠,彼此間的間隙越來越大。為了避嫌也因為心痛母親的遭遇,慕孤澤甚少進宮,慕孤凌行動不便出不得宮去,兩兄弟一年也難得見上幾面。
可他們之間的兄弟之情從來不曾因無法相見而改變過,為了保護四弟,慕孤澤可以予殺予奪;同樣,只要是二哥想要的,慕孤凌就算拼盡性命也要為他奪來。這個皇宮很大,也很冷,在這里,親情淡薄,人心險惡,為了一己之私、一己之欲,夫妻可以反目,兄弟可以拔刀,父子可以相殘,但卻還是有那么一點溫暖的火種,在冰冷中搖搖曳曳著,不肯熄滅,不愿妥協。
http:/ovel.hongxiu.com/a/500153/豪門總裁文《迷迭香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