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我又打電話到她們宿舍。這次她在了。她很堅決地說我們兩沒戲了。一切結束了。
“結束了你知道嗎?沒必要再繼續好下去。”
我二話沒說,掛了電話。心想,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從此就不再聯系。
雖然自己下定了決心,仍然有很長一段時間處在一種失落感之中。從此不再看電影、不再跳勁舞,甚至上網也少去了。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我第一次接觸到博客,從此就定期寫文章貼到上面。那時候寫的速度極慢,有時候一個月才更新一篇,有時候見到某條資料,就轉到博客上,用到就直接復制,將博客當作一個“移動存儲器”。也沒想過要追求點擊率,追求轟動效應,那時候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博客當作一種傾訴心聲的平臺。
和小荷分手后不久就開始著手準備期末考試。考完試,大一就結束了。
對我而言,大一,是一段戀愛時光。這些日子里,我和小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從好上的那一刻,到最后分手,中間我們沒有吵過架、沒有鬧過情緒。彼此都覺得很好。
從最初的偶然相識,到后來突然分手,都有一種溫馨貫穿其間。現在想來,真正的愛情,也許就是兩個人都不討厭對方,并將這種關系固定在兩個人之間。
那么,為什么突然就分手了呢?
我不知道小荷的真實想法。后來,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很久——面目開始模糊了的時候,我才反問道“為什么沒有再堅持一下?為什么不繼續聯系她”。我只能歸之為沖動,以及“離了你地球照樣轉、我照樣過”的古怪心里。對此我后悔過,可是有什么辦法呢?這樣的結局我只能說“這是天意”。在對待感情上,“不輕言分手”就成了我的原則。
因為準備考試,我常去圖書館。然后才發現這地方是個好地方。這里有書、有報刊雜志、有自習室、有池塘、有電子閱覽社。以前我竟然不知道。我曾經聽人說過,可從來沒有進去過。現在覺得真后悔。“要是早點來,就可以看更多書。”我經常這樣想。
從此我開始看小說和散文。
書能讓人忘記時間、忘記痛苦、忘記悲傷。它像是一劑靈丹妙藥,很快就治愈了我的失戀。
閑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
我在各種書籍的陪伴下度過了好多寂寞孤獨的日子。它們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
書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憂樂每相親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的失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它讓我接觸到另外的天地,讓我知道這世間除了和女朋友聊天逛街之外,還有其它事情可以做,而且更有意義;它轉移了我的精力,讓我的生活不再以女人為中心,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之中。
心情、視角、環境地改變會讓你對事物有全新的認識。
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這是人們對那些得道高人的描述。作為平凡人的我們,看事情時候也不妨換個角度。你說是吧,姐姐。
大二開學,我搬了新宿舍,離開以前的八人間,搬到更加清靜的四人間。這好像是預示著我生活的轉變:從喧鬧轉向安靜、從玩樂轉向書本。這是我新的生活的開始。
某天站在宿舍樓上看著大一新生在球場上操練,我突然產生了一種悲涼感。“我已經來到這個學校一年了,在那些穿迷彩服的同學面前我已經是老生了。而我得到了什么?這一年來我學到了什么?”這是當初我問自己的問題。
什么也沒有,空空如也。
反思這一年來的生活,完全是蒼白。蒼白到讓人不忍心去回顧。這樣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嗎?這樣的生活就是我所期待的嗎?
有個下午,我在公共教室上課,看著窗外熟悉的垂絲海棠以及我曾經翻找過幸運草的草地,我突然決定寫日記。我想把我的生活記錄在本子上。無論是開心還是憂傷,無論是有趣還是無聊,統統記下來。時間能夠刪除記憶,但無法刪掉我留在筆記本上的黑色的字跡。這樣,我的人生就有跡可尋,不至于讓老去的我迷失在時間的森林里。
人是容易忘記的。很多事情過了就不再記起。而正是這一件一件的事情構成了整個人生。所以,記錄下來總比什么也沒有好。至少可以讓我有回憶的材料。人生怎可沒有回憶?怎可沒有回憶的材料?
高中時候就寫過日記,但是都很零散,且沒有專門的日記本。從那天開始,我就系統地寫日記。到現在,寫日記已經成了我的習慣。
我們班一同學,班主任推薦一個家教給他。他在后勤處太忙了,就讓給我,我于是開始了家教工作。
業余時間我看了好多書,喜歡的、有名的、專業的、非專業的。我也經常寫點小散文貼在博客上,得到好多網友的支持和鼓勵,從中我得到了成就感。因此,在博客上寫文也就成了一個習慣。
大二期間,我沒有再輕談愛情。我對一個叫馬宇彤的女生產生了強烈而持久的好感——我不敢說那是愛情,因為我真不知道什么是愛情。那種好感就是一種吸引力,強烈的吸引力。
我們相識于偶然,兩人之間一直維持著一種比朋友更親密的朋友關系。回想這種關系,真覺得非常美妙——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愛情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