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認識,其實孟醒第一個認識的并不是路子軒,恰恰就是這位美女杜莎莎。小學入學他們就是一個班。不過直到三年級他們才彼此熟知。
也許是杜莎莎長的太精致,也許是三年級的小屁孩看偶像劇看多了,這幫小屁孩在沉寂兩年后突然間都爆發了,都搶著要和她坐同桌。局長家的少爺,科長家的公子,甭管哪個都是擠破腦袋讓他們的爹媽找老師求情。最后老師急眼了,半真半假的撂下一句話-----他媽的等你們兒子快死的時候,弄幾個紙糊的杜莎莎陪葬,省的不夠分配。
于是全班27個小男孩,25個都敗下陣來,還剩兩個呆呆的坐在墻角發呆。一個是壹乘零等于壹還是等于零都會算不清楚的孟醒,一個是比他還傻bi的路子軒。
接著矮子里選將軍,孟醒勝出。
后來才知道,其實杜莎莎早就注意孟醒了,用她自己的話說,她也想找一個沒有歹意的同桌,哪怕那個同桌傻一點都好。這話就是放在現在也成立,人傻點,總不至于“失身”,人一旦有了歹意,那就離火星碰地球的日子不遠了。
所以在遲鈍和浪漫面前,關鍵還是理智。當所有人都一窩蜂搶位置的時候,孟醒就顯得鶴立雞群,自然就勝出了。至于那個傻bi,可以無視。
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所謂江山易打不易守。一群偷雞未果的狼看到孟醒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杜莎莎,心里什么滋味?孟醒是歪打正著的做了杜莎莎的同桌,可是麻煩也接踵而來。
小同學總喜歡在桌子上劃上一道所謂的三八線,那個連他們自己都說不出來是韓國和朝鮮的分界線,還是韓國和小日本的分界線的那根破線。
孟醒不劃三八線,不是他不想劃,是他實在沒那個膽子。杜莎莎的胳膊往這面一伸,他就會躲到桌子的另一個角上。劃不劃三八線,好像沒什么太大的作用。
別人的桌子上有,孟醒的桌子卻沒有。27張雙人桌,26張桌子上都劃上了三八線,孟醒和杜莎莎的桌子又成了眾人的眼中釘。
就像普林西普一槍崩了費迪南的腦袋,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般。就因為三八線的緣故,孟醒淪為全班的公敵,原因很明了,那群狼終于找到了借口。孟醒的罪名很簡單,爺們的敗類。
是爺們就該對女人呼來喚去,這才是爺們的作為。孟醒恰像個娘們一樣不敢劃三八線,于是被排擠出男生的圈子。杜莎莎也被排擠出女生的圈子,因為杜莎莎出眾的長相,因為杜莎莎對待他人的冷傲。
還有一個人也被踢出了圈子,就是路子軒。因為他實在太蠢了,蠢得讓人懶得接近。
三個人就這么沒有道理的湊在了一起。膽小、遲鈍加上冷傲,毫無交集的三根曲線糅合在一起勾勒著井口大的天空里漂浮的云,仰望著云端閃過的飛鳥。單調被他們稱作是安靜,同學們冷漠的目光被他們看做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