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皇后冷笑了一下,并未出聲,斜側(cè)著臉看著,漫不經(jīng)心的說道:“妹妹你每天迎來送往的,可千萬要當(dāng)心身體才是。”
本來皇后的話無可無不可,但配合上皇后如此輕蔑的表情,再加上姝妃素來心眼兒小,她認(rèn)定皇后娘娘是故意羞辱她,將她比作妓女一般迎來送往的,如今她得了勢,她豈會怕皇后?故而反擊道:“是啊,我的落霞宮如今可是烏煙瘴氣,沸反盈天的,哪里比得上娘娘的翠微宮,如今雖是七八月天氣,一進(jìn)來,還是讓人覺得清冷的很啊!妹妹真是羨慕姐姐的福氣啊,一個人有如此的閑情逸致,擺了滿桌酒菜,真真讓妹妹想起李太白的那首《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皇后娘娘并未做出任何表情,而敏嬪心中納罕道:好一番惡毒的咒罵!而此時的姝妃見得了勢,越發(fā)的囂張起來:“不過話說回來也是,姐姐費了好大一番心思,備了一份點心,又起了個‘冰入茜羅’啊,‘八寶蜜荔’的文雅名字,太后看都不看,妹妹也替姐姐心下焦急。”姝妃也知方才的話太過剛硬,故意拿太后做自己的擋箭牌。
而此時,內(nèi)堂里突然傳來一男子的聲音,異常低沉:“有些人一旦恃寵,就會生驕,就會到處冒刺兒,扎著人不說,遲早也會戳傷自個兒!”接著從內(nèi)堂出來的那個人,竟是宣陽帝!卻發(fā)現(xiàn)宣陽帝狠狠地瞅了自己一眼,姝妃頓時低頭不語,然后宣陽帝坐到炕頭,一只胳膊靠在案幾上說道:“朕在皇后這兒用過晚膳,有些食困,就在內(nèi)堂瞇了一會兒,正恍惚間,就聽你在這兒,嘰嘰喳喳說個沒完,平時你在朕面前溫柔可愛,沒想到人前人后,竟是這般模樣兒,朕真是白白疼了你一場。”
姝妃聽后,連忙跪倒在地,皇后趕忙打圓場道:“妹妹哪有皇上說的那么嚴(yán)重,只不過是平日里嬌慣些,臣妾相信妹妹是有口無心的,皇上趕快讓妹妹平身吧,妹妹本來就病著,再受了這地氣兒就不好了。”
皇上始而笑道:“還是皇后宅心仁厚,體恤六宮,你起來吧,朕也沒說要罰你,不過話說回來,按你這嬌慣法兒,朕就是給你再多的福份子,也怕你兜不住、受不了。”
姝妃早已嚇破了膽,愣在那兒一句話都不敢說,最后還是皇后上前解了圍,說道:“皇上說了這么多,無非也是為你好,本宮也是希望妹妹你懂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道理,你地位越高,就越應(yīng)當(dāng)學(xué)會謙虛謹(jǐn)慎,只有以德服人,才能是萬全之法,妹妹你明白么?”
姝妃連連點頭,在此不得不提一句。皇后本名為上官明玥,而皇后的姑姑是上官雅言,也是宣陽帝的生身母親,是已仙逝的孝成賢皇后,而如今的太后是宣陽帝之養(yǎng)母,宮婢出身,所以上官皇后是宣陽帝的表姐,縱然皇后方才的一番說辭大有揣測圣意之嫌,但皇帝并不介意。
宣陽帝接著說道:“方才誰說沒人在意皇后的心思,朕就頂喜歡那荔枝。玉汐,你給朕端上一盤來!”
皇后示意,玉汐不一會兒便拿來一盤荔枝和一些瓜果點心,順便把方才的飯菜全部撤了去,皇后此時特特拿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木勺,挽了一顆全部剝殼去核的荔枝,送至皇上嘴邊,皇上笑道:“皇后竟如此寒酸,拿個木勺來應(yīng)付朕!”
皇后莞爾一笑:“皇上且嘗嘗。”皇后將木勺喂至嘴邊,皇帝吃了荔枝之后,又對木勺輕輕吮了一口,頓覺驚喜。
皇后笑道:“臣妾怕荔枝放了幾天就不新鮮了,于是叫宮女們將荔枝都剝了殼去了核,榨成汁來又兌了些陳年桂花酒釀,用冰封了起來,這荔枝清甜,桂花酒香醇再加以冰鎮(zhèn),自是甘甜可口,回味無窮,由于皇上未下旨意,臣妾不敢端了來,只用木勺蘸了些酒釀,讓皇上嘗嘗......”
“皇后有如此巧心思,倒是朕的疏忽了,玉汐,把你家主子的灑釀拿出來吧!”說著,皇后也吩咐姝妃與敏嬪吃荔枝。姝妃礙于情面,也吃了幾個,最后也嘗了些酒釀。而此時,皇后特特的端了一小碟荔枝,送到敏嬪桌前,然后自己拿了一個荔枝遞于敏嬪,敏嬪接過,是一個半剝殼的荔枝,敏嬪正剝間,突然感到自己右手微微一麻,然后聽到了“嘶”的一聲,聲音極小,小到只有自己才能“感覺”出,頓時神色有變,皇后察覺,關(guān)切的問道:“妹妹不喜歡吃么?”
敏嬪慌忙用左手蓋住手中荔枝,好似怕被別人看見一般,然后說道:“昨日太醫(yī)給嬪妾診斷說嬪妾陰虛火旺,不宜吃荔枝,娘娘的美意玉華心領(lǐng)了。”隨即皇后便叫下人拿了些龜苓膏和銀耳粥來遞與敏嬪吃。
眾人閑絮一會兒,便都離去了。敏嬪心想:姝妃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而此時,碰了一鼻子灰的姝妃,還不知道自己的噩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