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女人最大的本事,莫過于說人長短,道人是非,后宮女人則更是。
清晨,姝妃才召見御醫,未至正午,這姝妃毀容的消息便不徑而走,傳遍了東西六宮各個角落。平日里被姝妃折磨的宮嬪聽到,恨不得娘親生自己時,為啥沒給自己多生兩翅膀,如此好立刻飛到落霞宮里,好好看看如今的姝妃,到底成了什么慘淡模樣。
不至一刻鐘,落霞宮中便人滿為患,眾妃嬪齊聚落霞宮。一嬪妃見姝妃如此模樣,登時忍俊不禁,繼而打趣道:“妹妹真是好生羨慕姐姐,無論什么時候,也不論姐姐是得寵,還是失寵,這落霞宮中,永遠都是客似云來,絡繹不絕啊!妹妹就沒有這等子福氣。”
另一妃嬪趕忙緊話道:“不過話說回來,即便來再多的人,始終見不到自己一直要等的那個人,恐怕也算不上什么福氣吧。這錦帕一事,影射中宮,皇上、皇后一直夫妻情深,想必皇上真的傷痛了心,估計再也不會來了吧?”
緊接著又一妃嬪說道:“也許皇上不來是最好的,萬一圣上見了姐姐如此,嚇出給三長兩短的,誰擔當的起啊!妹妹也為姐姐叫屈,雖然姐妹們都知道,日中則移,水滿則溢,物極必衰的道理,但這正午的太陽也移的太快了些吧,這溢出來的水也太多了些吧。”
又一宮嬪趕忙打趣道:“這與水溢多溢少,沒有關系,關鍵呀還是看這盛水的瓶子到底有多大,有些人心眼子小,沒有容人的雅量,別人稍給了一點福氣,便盛不下了,自然就漏出來嘍。”
眾嬪妃都笑了起來,接著眾人便似連珠炮似的朝著失了勢的姝妃,冷嘲熱諷起來,極盡嘻笑怒罵之能事......
此時的姝妃才明白:落了架的鳳凰不如雞。但她此時未免再生事端,只好啞忍。
嬪妃們正嘻笑間,門外便突然傳來“皇后娘娘駕到。”眾妃嬪方有所收斂,見皇后攜敏嬪前來,姝妃心想:這落井下石的人還沒走,便又來了一批,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皇后坐于正位,眾妃嬪請過安之后,皇后和顏悅色的說道:“方才我和敏嬪沒走到宮中,就在大門外聽到這里笑聲一片了,不如眾位妹妹賞本宮一個面子,與本宮講來聽聽,這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本宮要是覺得好呢,趕明兒個也將這樂子講給皇上,妹妹們意下如何啊?”
眾妃頓覺皇后此話有弦外之音,都漠不作聲了,方才熱鬧的落霞宮一下子變得死寂,皇后語調稍有嚴肅,并帶有責備道:“怎么?是本宮來的不是時候,擾了眾妹妹們的雅興么?”
玉選侍低聲說道:“嬪妾不敢。”
“不敢?!本宮看你敢的很,方才在門外便聽你說的最起勁兒,你是一個常在,姝妃位比你高三級,你居然分不清主次尊卑,本宮到是想看看,后宮到底是哪位,位高權重的娘娘給你撐腰,讓你有底氣來出言羞辱如今的姝妃娘娘!”
說完,皇后將案幾上的一個果盤兒掀翻在地。眾妃聞言色變,立馬跪了一地。此時的姝妃感動不已,痛恨當日誤以為皇后陷害自己,委實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皇后疾言道:“你們一個個都知道剛才在說什么嗎?此話要是讓皇上或是太后聽了,你們還想安安穩穩走出這落霞宮么?”接著皇后訓斥了眾嬪妃。之后,眾嬪妃見討不著好,便匆匆離開了。
眾嬪妃走后,落霞客中只剩皇后、姝妃、敏嬪以及侍奉的宮女。敏嬪淡淡道:“后宮中人,難免有人拜高踩低,還望姐姐不要介懷。”
姝嬪淡淡的說:“本宮早就料到,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槌,只不過都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皇后說道:“既然妹妹早就知道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為何不早早的為自己籌謀一下呢?”
“籌謀?我如今已是殘軀,早就沒了籌謀的本事了!”
皇后不語,但良久又說道:“本宮前些兒日子看白居易的《長恨歌》,當讀至‘武皇重色思顧國,御宇多年求不得。’便突然想起漢武帝時期,那位艷絕六宮的李夫人來。‘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這位李夫人當真是聰明絕頂!”敏嬪聽至此,已有所警覺,想大事不妙!
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