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成帝三十四年,北方大旱,金皇體恤百姓,大力削減皇室用度。有商人姓藍(lán)名回,自請于朝廷,愿出資解百姓之急,金皇大喜,著禮部侍郎安似雪及吏部侍郎李希慶相助,昭王相佐,以慰北地。詔書隨即頒下,北地商民漸增,糧食及銀兩逐漸充實,百姓心安,均議金皇之德,感商人之義。然竟無一人見得該商人面目。有好事者稱曾多次見一身材單薄相貌俊俏的男子出入鎖光城昭王府,至此,北地日漸流傳關(guān)于藍(lán)回的傳說。曾有人大膽猜測,此人乃以妙齡女子也,因不便露面,故而遣手下之人相助,此乃女中豪杰!
北極民風(fēng)開放,女子拋頭露面的不少,北地之民性格豪放,不拘小節(jié),故而這才有了各種各樣的傳言。
若夕聽著星路的“匯報”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微笑,有幾次差點把嘴里的茶水噴了出來,被嗆了好幾次,索性打發(fā)星路出去了,自己坐在窗邊沉思。
在鎖光城已經(jīng)待了一月有余,本以為金國北地盡是塞外遼闊之景,誰知并不是這么一回事。唯鎖光城方圓之地,才有這一大片草原。鎖光城之外,北地與南方相差無幾,只不過更平坦些,但到底沒了那樣遼闊的草原,疏疏散散的,倒顯得特別荒涼。因著氣候的原因,這邊倒是經(jīng)常鬧干旱,百姓的日子并不好過,再加上南方的商人也不愿到這些地方來,這邊商業(yè)也不發(fā)達,百姓生活極度貧乏,家里的皮革等又沒處放,白白浪費了。
自若夕來北地后,商人陸續(xù)進駐北地,其中多半是若夕手下的人。而且,若夕從蘇烈冰那里要的承諾還有一條——五年內(nèi)北地的商人免稅!有銀子賺,當(dāng)然也不能浪費了好機會!
“主子!”剛出去的星路退了回來,臉上已沒有了往日的嬉笑,目光沉靜,倒有些駭人的氣勢,“昭王特地上門拜訪。”
若夕的目光一暗,心里極度不舒服,但是,鎖光城是蘇暮昭的封地,也是這北地各種物資的集中地,再加上金國老皇帝的詔書出了點“意外”,所以若夕沒得選,只能來了鎖光城。讓人心亂的是蘇烈冰居然也跟了來,若夕明顯地感覺這北地并不是旱災(zāi)這么簡單了。所以想著安排好了早點離開這地方,哪料自己前腳剛要走,后腳就有人耐不住了!
說來這蘇暮昭也真是可氣得很!若夕一直都沒想明白,自己一個小小的商人怎么就惹了他了!——除非他認(rèn)為自己是蘇烈冰的人。可是事實不是明擺著嗎?難道這些人被人算計成了習(xí)慣,覺得這樣更可疑?哎!可憐又可恨。好在這一月蘇暮昭還算安靜,沒動什么手腳,這其中肯定少不了蘇烈冰的“攙和”,否則,蘇暮昭也許沒那么容易讓自己在他的眼皮底下做生意。在這點上,若夕還是挺感謝蘇烈冰的。
“請王爺進來吧。”若夕的聲音懶洋洋的,臉上絲毫不見慌色,自然也沒什么惶恐和所謂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