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怎么的,日子,總是得過下去……
卷簾抬眼望天,一道新月懸?guī)c星光點綴在夜空,竟然也是奪目。
再過幾日,就是乞巧節(jié)了。今年的乞巧節(jié),可會是一個晴朗的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隔河相望,遙遙相對的牽牛星和織女星可否會順利相會?
乞巧節(jié)是我們女兒家的節(jié)日,已經(jīng)是由來已久,傳說早在一千年前,姑娘們羨慕織女的心靈手巧,就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向織女乞求,向她乞求智慧、巧藝,或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在節(jié)日到來之前,姑娘們都會預先備好各種奇巧的物品,用金絲草、蒲草、色紙、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物。還要準備裝有紙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妝鏡、梳子等的圓盒子,每樣一式七份。
到乞巧節(jié)那日,姑娘們要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連指甲也要涂上鮮艷的紅色,然后把早已準備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鮮花、時果以及脂粉等擺放在廳堂的八仙臺上,還要有一盞油燈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間。一切都安排停當以后,姑娘們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此時,除了邀請親戚朋友前來作客以外,還要請鄰里中相識與不相識的姑娘們一起拜神,觀嘗巧藝與玩具,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如巧藝與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稱贊,主家姑娘就越高興,越感到榮耀。
正所謂“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看尋。”拜仙之后,姑娘們手執(zhí)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即“金針度人”,如一口氣能穿過七枚針孔者被稱為巧手,即為“得巧”,穿不到七孔針者則為“輸巧”。
七夕過后,姑娘們會互相贈送自己親手所制作的工藝品、玩具等,以示友情。
以前母親每年都會親自為沒有出嫁的丫頭們舉辦一次乞巧節(jié)乞巧的盛禮,闔府的姑娘丫鬟都會來乞巧哦,那是何等熱鬧,怎是此刻冷冷清清孤孤寂寂的光景?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清風中,眸間的清淚瞬間滑落。曾經(jīng)的公主府中,何止是“穿盡紅絲幾萬條”?而今卻是人已散盡,恐怕只余野草生機勃勃罷。
“小姐可是想起了乞巧節(jié)了?”聽是瑛嬤嬤的聲音,遂回頭去看,只見她“呼嗤”一聲打著火石,點亮燭火,燭光映照著她微微慍怒的臉,“天色都已這么晚了,竹兒、青兒這兩丫頭也不來電燈,真是該罰。”
“罷了,這兩個小丫頭,一時間考慮不周也是有的。”我微笑著說。
“小姐就是好脾性。”瑛嬤嬤平靜道。
“怎么不見云梨呢?”我問。
“云梨姑娘正在房間里準備乞巧的用品呢。”瑛嬤嬤答道。
哦?我頗為好奇,遂轉(zhuǎn)進云梨的房里。只見燭臺高照,云梨凝神正在練習穿針引線之功夫,笑道:“云梨好興致。”
云梨聞聲抬頭,見是我,便笑盈盈的迎上前來行禮。
我扶起她笑道:“在自家里不須講究這么多禮數(shù)。”
原來竹兒青兒也躲在這,見我來了,慌忙站起身來行禮。
瑛嬤嬤道:“竹兒青兒,今日忘了自己的本分,天色這么晚了,竟然也沒有給小姐屋里掌燈,該當何罪?”
瑛嬤嬤語氣并不十分犀利,然而竹兒青兒聞言,唬的“嗖”的一聲跪落在地,低眉垂首,連連道:“瑛嬤嬤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