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她是知道些她不應該知道的。只是,她寧愿自己從來都不曾知道!如果自己從來就不曾知道那些逝去的不再了的事情,也許,自己就不會這樣的傷心難過。哪怕他們從沒有陪過自己,哪怕他們從不許自己喊他們爹地媽咪,哪怕自己要那樣一直抑郁著。只要不知道了,也許自己還可以任性的要求著,哪怕每一次都是失望結局。
可,知道了便有了記憶,有了記憶,每一次的失望便都會演變成更為巨大的悲傷……
所以沉默了,假裝著無所謂。所以微笑著,假裝著快樂。
十三歲的生日,他們帶她去見那些從沒有見過面的長輩。本以為會是怎樣的溫馨的畫面,卻只是受到一個又一個鄙夷的厭惡的眼神。不懂,不明了。卻不敢問不敢說,只能睜大眼睛看著那些一張一合的嘴巴,聽著他們用自己并不懂的詞匯說著自己并不知道的真相。
卻也是在那一夜知道了他們瞞了她十三年的真相。
一直記得有些聲音叫囂著讓爹地離開媽咪離開自己,一直記得那個帶著恐嚇的聲音告訴爹地:“你要是繼續跟那個女人在一起,繼續做那個野種的爹地,這個家族的一切你永遠也別想得到!”也一直記得還有另外一個聲音尖銳的對媽咪喊道:“離開那個男人,那個孩子也不許帶回來,如果還要繼續跟那個男人在一起,繼續承認那個孩子是你的女兒的話,這個家里就再也沒有你的位置,你聽到了沒有?”。
原來,自己,只是一種負擔……
對他,那個自己稱他為爹地的人,自己只是他年少時的一次錯誤的賭氣;對她,那個自己叫了十三年的媽咪的人,自己只是她年少無知時認為的一種籌碼;對他,那自己應該叫爺爺的人,自己只是不應該出現甚至應該消失的一個錯誤;對他,自己應該稱為外公的人,自己只是他的一種恥辱。
林家的人說:“你應該叫楊曉,你不配姓林!”
楊家的人說:“你不可以進這個家,這里是不會承認你的,你應該回林家去。去你的林家,去做你的大小姐。”
他們相愛卻沒有人認同,他們為愛抗爭,卻只是讓所有的一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沒有人認同,也從沒有人知道他們,是那樣的相愛著;更沒有人知道,他們還有自己這么一個女兒!而作為他們愛情結晶的自己也不曾被承認過,只有一個個自己并不認識的據說是親戚的人,在自己的面前說:“要是沒有這個孩子就好了。”
沒有這個孩子就好了?沒有這個孩子就好了!
他們是否也是這樣認為的?
哪怕自己是怎樣的努力,怎樣的成功,怎樣的備受矚目,屬于自己的角落,永遠只有那一棟豪華卻冰冷的別墅。只能夠呆在那里,看他們在外面的世界里假裝陌生,看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里,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看他們在面對媒體時笑得從容,看他們在熒光燈下說自己還不想戀愛不想結婚。在那棟別墅里,她是他們的女兒,出了那個門,她什么也不是。
是啊,什么也不是。自己,只是,一種負擔。
沒有這個孩子就好了?沒有就好了!
離開了,就好了吧?
也許,他們甚至不會發現,自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