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步行街街角的報刊亭,問報亭老板:“這兒有最新一期的《新商界》嗎?”
老板指厚厚的一摞子雜志說:“有,你要幾本?”
我問老板:“怎么還有剩這么多呀,不好賣嗎?”
老板說:“是啊,買的人很少。下個月我要少拿一點了。”我默然接過雜志,順便給了老板15元錢。老板邊收錢邊說道:“什么雜志,這么貴的價格,誰買啊?”
天宇哥看著我神色黯然的樣子,寬慰我道:“你這不是掌握到了第一手資料了嗎?價格!”
我們來到市中心的金融服務區,找到了一家報刊亭,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老板詫異地說:“怎么最近來買這個雜志的人還挺多的呀?”
他從一堆雜志中找出一本遞給我們:“喏,看看,是不是這本!這可是最后一本了。”
我有點喜出望外地問道:“怎么,買這本書的人很多嗎?”
“是啊。”老板有點后悔地說:“開始時,我覺得這個雜志這么貴,內容又不是平常人需要的,買得人一定不會多,就沒拿多少。沒想到,銀行里人都喜歡看這個,剛上架就賣空了。看來,下個月要多備一些了。”
兩個不同的地方,情況截然不同。我知道了,步行街的人們來來往往,匆匆忙忙,哪有功夫停下來購買這種財經類雜志呢。金融街區銀行系統的職員們正需要這方面的信息、資料,估計大多是以前《新商界》的讀者。
我們又跑了幾個地方,發現“價格”是這次我們作市場調研發現的關鍵問題,也算是小有收獲吧。
安然答應給我幫忙,但是她不同意加入《新商界》。我就讓她負責寫一篇莫氏企業女掌門人的報道,準備在《新商界》上連載。
我向小安匯報了市場調研關于價格的事情,提出了降低期刊價格的想法。小安說:“剛剛發布了第一期,第二期就提出降價,真的有點不合適,別人還以為我們雜志出什么事情了呢!我們不如這樣,第二期發一個公告,搞一個讀者獎勵,具體是內容你來擬定,你應該懂的!”
我好佩服小安啊,我是單純從顧客的需要出發提出降價,而她考慮的這么周密全面,而且還想出了更好的辦法。真讓我汗顏!
我按著她的思路說道:“對啊,我還真沒想到這方面的事情。莫總,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就說第一期銷量突破**萬,為了答謝讀者,我們請讀者對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做一個回饋,抽取30名有獎讀者,資金為500元/位。”
“好,就這么定,相信我們的第二期一定會超過第一期!”小安坐在老板椅上躊躇滿志地笑著。
這時,背后想起一陣高跟鞋的“咚、咚“聲,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簡大主編,恭喜啊!”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的美女老師程秋,一臉喜氣洋洋的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