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不要發呆,念書要聚精會神,我相信你的實力。努力把期末考試考好。下學期就升高三了,高三了那便是最苦的日子了。要想考個好大學,要吃得起那份苦。高一你稀里糊涂過來了,高二你也快上完了。當然,你高二的表現不錯。但你對自己的要求要再高點,要給自己點壓力,有了壓力才會有動力。高三我還會是你們的班主任,我還會時不時地鞭策你們,給你們加壓。你們也許會在心中抗爭,會皺著眉頭嫌我煩,但日后你們自會感覺我。大道理誰都懂,能做好的才是英雄。幸福是自己爭取的,人活在世上就是追求幸福。當然,你們的幸福之路不一定是上大學這條。”班主任本想說“但是”,但沒組織好“但是”后的語言,不由得停頓下來。但總不能以“你們的幸福之路不一定是上大學這條”作結語來誤導學生,于是班主任喝了口茶后蹦出了“但是”兩字,打算再繞回去。這時一旁的一位早已聽不下去的老師開口了:“你說得可不怎么高明啊,太世俗了!人類是自私的,充滿欲望的,所以過分地追求拼比更容易置人于墮落的深淵。在沒有達到目標之前,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那些學生們一天到晚立誓要好好學習,考第一。但第一只有一個。真得了第一又怎么樣?”
又一位老師引經據典道:“張愛玲說生活的悲哀就在于此,汲汲得來的東西,到手了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人吶,不知滿足的心理總在潛意識里作怪,對未來期望估計得過高。這老師呀,也不能逼得太緊,該什么樣就什么樣。”
第三位老師大聲道:“現在的學生思想深刻,都知道叔本華所說的‘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的名言,所以上課睡覺啦,咒罵老師啦,都不求上進啦!老師再怎么批評說教都不聽的。”
李庭被晾在一邊,但不自覺地也被繞進去了,思考著幸福什么欲望什么的,后來聽著聽著,發覺幾個老師的話里有笑話他被叫來辦公室受批評的意思,不禁臉紅,又不禁委屈,繼而有些生氣,真就咒罵這幾個老師了,罵他們不配為人師表。
回到班級,任課老師提前上課,正在板書。頤庭帶著遲到的抱歉心情喊了報告。上的是歷史課,那歷史老師老得像中國歷史,沒聽見李頤庭打報告。頤庭當他默認,喊完報告便往座位走。歷史老師有歷史的厚重,反應在反應遲鈍,感覺有一人影飄進,轉過身來,疑惑地推了推眼鏡,這時頤庭已經落座,老頭子沒察覺是誰遲到,無奈地皺起眉頭,恰好講到圣人孔子,于是提高了嗓門,強調“禮”的重要性。學生們一邊點頭一邊抓緊板書,偷空再往嘴里塞點零食。歷史老師越長越丑,但教了幾十年書,一手板書卻是越寫越漂亮秀氣。李頤庭自詡自己的字比歷史老師的更美,暗比作他隱形的“夫人”,當眾總會露出秀一秀,來給人稱贊其端莊美麗,這在李頤庭看來是很值得自豪的。一個人與生俱來或者長期形成的品質如果被病態得比作“夫人”,那么這“夫人”是很難休了的。李頤庭自以為那些寫字丑的人休不掉“丑妻”會很痛苦,想到這兒,李頤庭往往很陶醉。但一般人字寫得難看了,就把字比作了“母親”,因為“兒不嫌母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