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兒不在的半個月,后宮已經變了局勢,皇貴妃得著專寵抓住了機會,入住西宮的寶殿,后宮之中便不是中宮皇后一人做主。除了太子這張隨時可能失去的王牌,中宮皇后成為了李貞霏眼中釘,其他嬪妃紛紛受李貞霏威逼利誘攀交西宮。
延兒悄悄回宮后,被許仕辰得知,便借由擅自失蹤之罪將她貶去皇極殿作掌扇宮婢,如今宮中前有許仕辰控勢,后有李貞霏專權,中宮與朱翎宮怕是難以存留。
太平盛世,皇上無心操持,整日沉迷于許仕辰進獻的男色女色,除了按時早朝,其余事宜皆隨許仕辰做主。
許仕辰沉寂幾日,替皇上擬了道圣旨。
近月,開封多地面臨著百年難見的大旱,造成了作物失收。鄉民群情洶涌到鎮上,多個商鋪被人打砸搶空,當地災荒事件難治,地方官員上奏,希望朝廷作出兩方面援助:
一方面,望朝廷委派軍隊前去平定暴亂,恢復安穩民生;另一方面,國庫糧餉的資助,以解燃眉之急,度過災荒之時。
上朝時,延兒舉著掌扇乖覺地立于崇飾增華的龍椅后面,眾臣高喊著“皇上萬歲”跪拜殿上,皇上滿意地點點頭:
“眾卿家平身。”
“謝皇上!”眾人起身,嚴謹地分立兩方。
皇上向一旁招手,宣旨太監平舉著圣旨,躬身上前,面無表情地展開兩邊軸柄,高聲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前時奏文急稟,開封等地百年大旱,作物歉收,多地饑荒成難,暴民趁亂,官府不治。茲特命穎親王統率一隊兵力,負責平定暴亂,押送糧餉至往開封,即日啟程。
欽此——
(注釋:有關部門擬旨為“詔”曰,親手或者信任的無關人等擬旨是“制”曰)
公公收回御旨,交予下級公公端著,稍事傳給穎親王。
“若無事,便下朝了吧。”
皇上起身,延兒與另一位宮婢隨從,眾人叩首恭送。
群臣魚貫出殿,便剩下幾位王爺與幾位重臣在殿內躊躇。
“王爺,區區小事,皇上為何出動您去平亂?”
一位大臣走近穎親王和卓親王身邊,其他幾位也詢問,他們隨殷濯青一方,紛紛表示不解。
殷濯青看了穎親王手上的圣旨一眼,淺狹雙眼,意味深長道:
“看來許總管要動作了。”
穎親王舒展眉頭,調侃道:
“要是他的陰謀進展不成,那本王不是白走一趟?”
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態持重,微微點頭表支持。
其余兩位位高權重的王爺,是南陽王和閔真王,一個看重卓親王,一個看重穎親王,兩人雖偶有嫌隙,但大事上還是與小一輩的兩個王爺同一陣線。
金裴一案成了許仕辰和皇上的威脅,廷尉處的調查已經開始進行,要免除威脅,就要先從人下手。殷濯青等人的權勢也是一個威脅,先皇太過精明,給眾皇子間的權重分配各有相當,若是哪邊異動,其他人手上的權勢足夠抗衡。而就怕殷濯青等強勢聯合,所以現時就要尋得機會單個對付,削其勢力斷己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