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豆蔻年華,習慣了以青春的名義來“撒野”,以至于多少年以后的千里之外,我在一個幽閉的小屋里書寫《維拉的記事本》。2009年的四月,我的記事本里盛開了朵朵桃花,最最疼愛的弟弟在十七號將要成為新郎,這個二十四歲的小伙子,哪怕他外表偉岸挺拔,在我眼前卻還是那個事事懵懂的孩童。往事如昨,溢滿腦海的始終是年少里我們手捉蜻蜓,奔跑田野的場面。四月選擇了遠行,我與沈圖訂購了往返機票,精心的準備著,滿載著祝福和喜悅,為的是看到那個小男孩攜手美麗的新娘,看著他生命中幸福的時刻。
每一次,深夜,從學生家里出來,路過公交站臺,我總能看到那對賣安海土筍凍的情侶,20幾歲與我相當的年紀,在上島咖啡的前面,他們蹲在那里,說是蹲不如換成蜷縮。夜晚的風吹在身上涼涼的,從身旁走過,我能聽見那個男孩嗔怪晚風的寒冷并把自己的外衣披在女孩的身上,自己繼續蜷縮著,我不明確他們的身份,我只知道他們和我一樣在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努力著。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滴滴含情,許是悲悼,許是感懷。零星的雨滴墜落這個城市五彩繽紛的傘花,媽媽牽著孩子的手,愛人摟著彼此的腰,一把傘,千種情。小雨滴在城市的上空墜落滿地,透明的珍珠般的遐想充溢腦海,走進嘉年華之前,我還是不小心的落淚了,混落成雨的眼淚分不清酸甜苦辣,百般滋味,千種愁緒。琳瑯滿目的中山路與我的滿腑憂愁的心情是那么格格不入,厭惡多愁善感的黛玉情思,終究是自己無法掌控的。孩子們的俏皮可愛頃刻間清除了自己表情的麻木,一如往日,我被孩子們的身心陶冶著,并為此而尋找了快樂的源泉。保持一顆童心,生活也會有滋有味的。曹阿姨知道我即將要回哈爾濱,準備了很多廈門特產讓我帶回家,很多時候自己不懂得人情世故,卻因此而尤為感激。出門再外,得貴人相助將終生銘記。雖是點滴之情,也也讓我萌生感動。在一個年輕的夜里,聽過一首彷徨的歌,清冽纏綿有如山風拂過百合。
因為弟弟的婚禮,我和沈圖第一次坐飛機。那場婚禮在村子里很是熱鬧,寬敞的農家小院里熱鬧非凡,很多時候,我有些無法接受自己和沈圖的同居狀態,對于沈圖與爸爸媽媽的見面,我保持著刻意的逃避。是逃避世俗的看法,沈圖和我一樣出身農村,沈圖沒有大學文憑,沈圖更沒有好的家境。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每一次沈圖與我回家,都選擇匆匆的離開,選擇沉默的付出。這種付出只能是行動上的,就好像沈圖可以為我的媽媽洗頭發,為爸爸洗腳,為我們全家做年夜飯。
再次回到廈門,我都處于煩躁不安的情緒中,過于喜凈,所以終日在閑暇時候窩居工作。不去理會窗外是艷陽高照還是淅瀝小雨,似乎一切與己無關。以至于平靜的心沒有色彩。生活總是忙亂,清晨的一束陽光照不到我月租五百的小屋,扭轉臺燈的同時是把電腦打開,瀏覽網頁,看博寫博中度過每個白天。有情調的人會為自己的房間斟滿紅酒,或是燭光內燃,輕樂相伴,哪怕是一個人,也多少是一種樂趣。事實是,我沒有這樣的嗜好,只是床的頭與尾處,掛滿自己親手折疊的千百星星與紙鶴,床邊是窗,雖沒有多少光線,但依稀有風吹過,于是看到紙鶴搖擺的剎那,心情會豁然開朗許多。
決定整理心情很久,只是時間在我這里似乎總沒有定數,選擇了家庭教師的職業,在備課整理文字中度過一天之際最好的時光,在三尺講臺上度過一周之際最好的周末。每個夜晚都會身心疲憊,想不到更換心情的最佳方式,生活在一個孤獨的城市,總帶著一種寂寥的心情。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呈現灰暗的色彩,渴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似乎還要等待很久。很久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對食物也一向挑剔,喜歡的總是擔心奢侈,隨隨便便的泡面就足以支撐一整天。本身對事物似乎沒有太大的樂趣,倒是喜歡媽媽做的飯菜,那又是多么搖不可及的想法。找尋原因想必是我的生活空間過于狹小,沒有太多的往來朋友,也就沒有了喜笑顏開的那種群友生活,由此而感慨,在不斷的感懷中上升到最后的愁緒。生活一直處于自由的狀態,也是很多朋友羨慕不來的。固定的工資收入,又是短暫的工作時間,只是奔波勞苦罷了。一直在尋找滿意的穩定工作,偏偏總是有眾多問題擺在面前。把所有的問題放在一起就成了“疑難雜癥”無藥可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