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職稱雖評下來了,但李晴已經對北狐莊的教育戰線毫無好感了,只覺堅硬堿地,草根無托。她不愿意再在此別扭人的地方工作。
張洪慶便努力勸阻,勸啊勸啊勸啊。
終于勸得李晴有心在北狐莊繼續干下去了,可有人要大力攆她走。一日李晴突然發現校園的影壁墻上的大黑板上赫然寫著:李晴放著自己的男人不愛卻去愛別人的男人。接著又有人半夜來敲窗戶玻璃,陳永杰怒聲喝罵,隨即是一串水皮上擲瓦片般的腳步由近去遠。
李晴又決定要調走,張洪慶便又勸。
可張洪慶自己卻被調走了。
還要重提縣里那個要建的輝煌的形象工程——職教中心,因要建卻囊中羞澀,就開動腦筋想辦法,讓未轉正的民師和代課教師們集資,誰掏六千六,可以不考中舉,成為職教中心的學員,畢業后工資轉正。李莊鎮北狐莊校區老黃便借機使兒媳杜燕假冒代課教師報了名(跟他一樣聰明行事的教育干部們不少呢),繼而杜燕變成了一名公辦教師。職教中心也并不真開展什么職教工作,學員們只到大樓上學過5天電腦,象交了一頓飯錢卻只喝了一小匙海鮮湯。那杜燕老師教書雖肯用功,可無奈知識水平太低,實在不能勝任4年級教學,便要調到3年級去教副科兒,反正副科兒只要讓學生哇啦哇啦背就行。校長張洪慶依李晴之計不給調。杜燕便依老公公主意,7天沒上課——每天也按時到校,但到校后便悶在屋里靜坐靜躺。在一磚瓦廠當工頭的他丈夫便每天開車來示威。心理冷戰7天后,老黃找校區副校長賈嘉說,還在著我眼兒哩,他們就這樣干啊?就任命賈嘉為北狐莊小學名譽校長,來給杜燕調成了課,方法是許給肯跟杜燕換課的教師的丈夫當副校長。然后調張洪慶回老家張莊去當校長。張洪慶說,我不去。老黃說,別光聽別人的,限期3天,3天之內去了還是伙計,3天之后就別怪不客氣了。張洪慶問李晴,李晴不給好臉色看,說你母親怎么說?張洪慶說俺媳婦說回來更好哇,照顧地里活方便,現在棉花糧食都漲價。陳永杰便說,別再跟老黃斗了,他畢竟是我們的老師啊。你們不臨深淵不知地厚,斗不過他的!保住一個算一個吧!張洪慶說,一輩子交了永杰一個知心朋友!張洪慶便又回到老家村里小學任校長去了,與那村的小學校長魯威對調。
李晴便又決定調走。進城里去已難,調到城邊上去便成了理想。她和丈夫跑了很多趟。在跑動的過程中,她了解到了城邊學校的一些情況。那些學校里師比生多,老師們為了加快城市化,都花大幾千塊錢往城邊上擠,因為縣城不大,在城里買房住也跑不了多遠的路。師源滾滾來圍城,教師工資總量就漲,強莊鎮這個大鎮里的新來的鎮黨官員感到真受不了了,便決定改革,精減三分之一的教師,讓他們享受60%工資下崗。他在一個小鄉當書記時曾這樣改革成功了,鄉財政確實減了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