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拍了拍公子的肩膀,全場沉寂半響。忽然,族長激動地道聲:“好!有志不在年高!賢侄孫既有志氣,實乃我等白氏門庭之幸!今日,老朽擺酒,提前為賢侄孫慶功!”
公子誠惶誠恐地回答道:“回堂祖父的話,孫兒進士科舉前途渺茫。未越龍門,孫兒不敢慶功自大,望堂祖父三思!”
族長的臉上顯然有些掃興,說道:“無妨!賢侄孫三歲之時開始蒙學三年,六歲之時小學了六年,又在五云山丁憂六年期間,飽讀四書五經、漢賦今詩,已然成就了滿腹經綸的學識。在老朽乃至白氏全族相信你的實力,提前為賢侄孫慶功,不足為過。還請賢侄孫不要推辭!”
公子向族長拱了拱手,回道:“回堂祖父的話,若有朝一日,孫兒鯉躍龍門,自會回錢塘縣酬謝堂祖父及全族人的盛意。”
此時的族長的臉上又露出一絲笑容,說道:“賢侄孫真是謙虛,依賢侄孫學識,定能考取狀元回來!”
公子作揖回道:“哪里哪里!孫兒不才,不敢承受堂祖父如此謬贊!”
族長頓了頓,繼續說道:“也罷!依賢侄孫之意,老朽等賢侄孫及進士科第歸來,再擺酒為賢侄孫接風洗塵。”
公子躬身回道:“孫兒在此多謝堂祖父美意!”
二人對話完畢,公子眼中的余光發現全族人依舊跪在原地紋絲不動。
族長此時已然從地上拾起自己的專用拐杖,正顫巍巍地站立起來。
公子向族長拱手稟報道:“稟報堂祖父,大家還在跪著,如此長久下跪,恐三位堂祖父及諸父身體有些吃不消……”
此時的族長已經站了起來,未及公子說完,族長道聲:“起來吧!”
族長身后的幾百人,年紀大的人起身時行動緩慢、呲牙咧嘴;年輕人快速起身去扶持年紀長的人;后面的小孩子們,一躍而起,蹦蹦跳跳地愉快地結伴玩去了。
公子起身,向族長拱了拱手,說道:“那孫兒先行告辭了!”
族長微微點了點頭。公子便回去了。
話說公子回到五云山父母墳墓前的草廬之后,公子的草廬立即門庭若市。
首先,族長率家人來賀。
族長遠遠地道聲:“賢侄孫可否在家?”
公子聽到族長的聲音后,誠惶誠恐地迅速出門迎接。
公子向族長施禮道:“孫兒豈敢勞動唐祖父您的大駕!”
族長邊走邊說道:“賢侄孫將為咱們白家揚眉吐氣,老朽豈有不來之理乎?”
公子跟在族長身后,畢恭畢敬地回道:“進士科舉之路,前途未卜,孫兒不敢領受。”
話說之間,大家來到跟在的草廬之中。
公子做出“請”的姿勢,說道:“寒廬破敗,請堂祖父屈尊就坐!”
族長坐定之后,說道:“賢侄孫依舊如此謙卑。作為白氏子孫即將出門在外,咱們白家自古就有餞送之禮!”
公子作揖回道:“回堂祖父的話,未金榜題名,孫兒實生受不起!萬望堂祖父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