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余杭郡錢塘縣縣城西南數(shù)里之外的五云山。
五云山的云深之處,有一座墳頭,墳頭正前方立了一塊墓碑。墓碑有文,右上角云:“先父白氏諱毓”;左下角云:“先母諱白魯氏”;正下方云:“合葬之墓”;左下角云:“不孝子諟奉”。
墓碑的正前方有個簡易的草廬,草廬之內(nèi)盡是發(fā)黃的書籍。
草廬之中自然便是丁憂守墓之人了,而丁憂守墓之人正是墳?zāi)箖?nèi)主人的兒子白諟。
大唐長慶二年十一月望日酉時,公子正在看書。此時的黃昏,是夕陽拉下夜幕的一刻,不知為何,似乎總會給予人一種落寞的感覺。或許,黃昏的背后,人們總可以聽見黑夜的腳步聲,漸漸靠攏,因此縱然絢麗,仍會為人們增添一絲絲惆悵的感覺。
不多時,銀白的月光灑在地上,夜的香氣彌漫在空中,織成了一個柔軟的網(wǎng),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觸到的都是罩上這個柔軟的網(wǎng)的東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樣地現(xiàn)實了,它們都有著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樣都隱藏了它的細(xì)致之點,都保守著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
且看公子此時左手舉書,右手托著沉重的大腦,在青燈黃卷之下神游。
恍惚之中,一道青綠的幽光一閃而過。緊接著,一陣陰風(fēng)吹過,落下一位美人來。此位美人有傾國之貌,實為絕代美人。美人佇立半響,方才徐徐向公子飄來。
公子大驚,從草榻上滾落下來,仰首謹(jǐn)慎地問道:“小姐何許人也?”
美人向公子彎腰作揖道:“公子莫驚,奴家前世乃越施夷光也,人名奴家曰西施。奴家以諜入?yún)牵`心與吳王夫差歡于姑蘇臺。比吳滅,越王勾踐班師返越,攜奴家以歸。越夫人妒奴家之貌,俟舟行至錢塘縣城正南門、浙水之上,夫人遣使白奴家,曰:‘施小姐功于國家,夫人于江上有請。’及奴家至江中,入夫人船中,跪拜夫人。夫人長太息曰:‘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為!’命人縛大石于奴家背,遂沉于江中。浙水為之改道南遷,奴家沉江之處,遂成一湖。時人傷之,名此湖曰西子湖。”
公子嘆息良久道:“《墨子》之《親士》篇喟然嘆曰:‘西施之沈(沉),其美也!’”
公子又回過神來,問道:“小姐今緣何復(fù)得以生乎?”
美人凄楚地答道:“奴家欲報沉浙水之仇,于佛前求緣千年。今乃得以轉(zhuǎn)世,為當(dāng)今禮部尚書柳大人之女,以尋昔越夫人之跡。”
公子驚奇地問道:“小姐今緣何尋至此乎?”
美人正色答道:“佛云:‘世間千年輪回,皆從緣也!’今奴家首尋昔越夫人之跡,竟至公子處,故公子必結(jié)緣昔越夫人,成秦晉之好。奴家踵從公子,必能得知昔越夫人下落。”
公子疑惑地問道:“在下尚未婚娶,何妻之有?”
美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奴家亦俟公子之妻。”
語畢,又一陣陰風(fēng)吹過,美人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