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再幸福的童年也有結束的時候。
不知道誰給茉莉父親說,再苦再累,自己的孩子還是要自己帶。要不然,孩子就會不認人了,茉莉父親聽進去了。
于是,在茉莉八歲的時候,有記憶的印象中第一次見到父親,黑黑的,微胖的男子,眼睛大大的亮亮的,看向她的時候,笑笑的。可是不知為什么,茉莉很害怕,她往姑媽身后躲,姑媽把她拉到身前來:“茉莉乖,這是你爸爸,叫爸爸”。茉莉不知道爸爸跟姑爹是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叫他爸爸?她看向姑爹,姑爹也講:“乖,叫爸爸。”
于是茉莉就怯生生的叫:“爸爸”。
茉莉爸爸這次來,不僅接走了茉莉,還很干脆的把茉莉的戶口從重慶遷往陜西。也就是說,茉莉從重慶人變成了陜西人。
這一走,遠離了慈愛的姑爹姑媽和各位可親可愛的堂哥堂姐,也從此遠離了童年的歡笑。
這一走,就開始了茉莉充滿淚水,充滿自卑的少年時代。
剛到“家”的時候第一天其實還是蠻愉快的。
茉莉永遠都記得到“家”的第一天。爸爸把她推到一位個子不高,胖胖的短發阿姨面前,說:“叫媽媽”。離開了姑爹姑媽的庇護,茉莉心慌慌的,趕緊叫“媽媽”。她其實很想問,這個媽媽有個媽字,姑媽也有個媽字,有什么區別嗎?為什么要到這個媽媽這里來?為什么不能一直姑媽家里。好陌生好害怕。
但茉莉不敢問。
媽媽高興得抹眼淚,提高音量喊:“魚兒,來跟姐姐玩。跟你說了好幾天的姐姐回家了。”
“姐~姐~”
隨著脆生生急匆匆的答應,隔壁房間竄出來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烏黑的頭發,胖乎乎的小圓臉,大大的亮晶晶的眼睛,好象~~好象《城南舊事》里面那個小姑娘,連蹦帶跳的出現在茉莉面前。她很好奇的看著這個比她高一個頭的小姑娘。
媽媽說:“魚兒,帶姐姐去玩,參觀下你的寶貝,媽媽去做飯,不要摔跤哦。”
魚兒很高興的拉著茉莉的手就走,好熱情。握著這個以后要叫“妹妹”的小朋友胖乎乎的肉肉的小手手,茉莉止住了心慌。
魚兒拉著茉莉姐姐往屋里走,給她看她珍藏的寶貝,一個四四方方的木頭箱子里面,小人書、撲克牌、糖紙、香煙盒、花花綠綠的玻璃球、一輛木頭的小車~~魚兒一樣樣得意洋洋的講它們的來歷~~
茉莉最看中就是那輛精致的木頭小車了,惟妙惟肖,方向盤,車門,車輪什么的。前保險杠用線繩牽著,可以吱嘎吱嘎的走。魚兒自豪的說,這是去年過生日,爸爸親手做的送給她的。
看出茉莉很喜歡,魚兒很大方的說:“其他人我都不準碰的,你是我姐姐,就給你玩一下吧。”
妹妹是茉莉在“家”中感覺的第一縷溫暖。
在漢中生活的第二天留給茉莉的影響更深刻。
爸爸媽媽上班去了,為了安全起見,把兩個小人兒反鎖在家里面。茉莉發揚了在姑媽那兒的折騰勁,帶著魚兒在家一通亂翻騰,被子、枕頭、椅子、桌子、書本,什么都能當成工具或者道具~扮土匪扮海盜扮解放軍扮仙女~茉莉在姑媽那兒野放著的,姑媽允許她跟各種小朋友玩,她的經驗多豐富啊~一個簡單的枯燥的家,被她玩出N多花樣出來~
估計魚兒以前也折騰過,但人小力氣小膽子小經驗少,沒有像她這么能折騰,現在有伴了,那叫一個興奮啊那叫一個配合啊~小臉蛋紅樸樸的~房間里,慘不忍睹,已經不能用“亂”來形容了,估計小日本鬼子掃蕩過也不外如此吧。
屋里鬧騰累了,茉莉把主意打到小花園兼廚房的后院,她發現幾株蓖麻,啊哈~包谷桿啊~茉莉看著它長得瘦瘦高高的樣子以為是包谷桿~或許在她心目中瘦瘦高高的都是包谷桿吧,就如同姑媽和媽媽沒有區別一樣~~那一通狂高興啊~
這份高興完全沖淡了她新到一個陌生地的不適,以至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將是她充滿恐懼、充滿淚水、充滿自卑,完全喪失可以為所欲為可以驕橫無理的“公主”身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