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當然很簡單,雖然上高三的茉莉已經會笑會鬧了,但骨子深處她知道自己,仍是那個自卑的孩子,得不到什么,純屬正常。得到了什么,那才叫意外。
茉莉從小就習慣了“得不到”。
比如茉莉一直渴望的父愛。
比如茉莉一直渴望的母愛。爸爸一丁點的贊美都不容易聽到,而媽媽,雖然有些時候會護著她,但畢竟是標準的“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賢妻,爸爸說的任何話都是正確的。長大后的茉莉曾經和妹妹一起跟媽媽開過玩笑,如果爸爸說這張桌子是方的,媽媽絕對不會說是圓的;如果爸爸說現在天是黑色的,媽媽絕對不會說是白色的;茉莉家一切為爸爸的喜好為主,如果得到父愛就等于得到母愛,也等于得到了一切。
比如衣服,茉莉的父母從不知道她喜歡什么顏色?什么款式?他們不需要問,他們按照他們的想法武裝著茉莉,整個上學期間,茉莉的衣服以紅色為主。記得初中的時候,有同學說過,茉莉穿得好怪喲,外面一件大紅的,里面一件粉紅的,中間一件水紅的。這種穿法,放在現在,可能叫做時尚。過去,可就不知道該叫什么了。
比如飲食,茉莉的父母從不知道茉莉喜歡吃什么?他們不需要知道,他們按他們的想法武裝了茉莉的服裝后,繼而也武裝了茉莉的胃。
而妹妹的喜惡與一顰一笑,則在他們的關懷之列。還好,有趣的是,茉莉與妹妹的感情卻從來沒有受大人的影響,她們從小到大都是友好而親密的,反而是妹妹經常像小時候摔傷眼角后做得一樣,經常利用爸爸媽媽對她的關愛,有意無間的護著姐姐。各種故事各種事跡,同樣,為防止開花散葉太多,在此不細表,省略八萬字。
所以,被人忽略與得不到的感覺,茉莉從不缺乏,也常常的習慣了。
更何況,陳衛東在班上是蠻討女同學喜歡的,且不說他俊朗的外形,明亮有神的眼睛,幽默的語言,加上他從小就立志要考美院的,所以搞藝術的人天生的那份瀟灑在陳衛東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再則說,茉莉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出陳衛東對郭紅梅有很特別的喜愛。
這些,都令茉莉被閔銳打亂的思路迅速恢復了正常。
當然這樣的一個人,要說一丁點不喜歡,也是不可能的。而茉莉最在意的是,終于在陳衛東身上找到那種很“陽光”的感覺。一種長期以來在陰暗的地下室生活,終于有一縷陽光照進來,很舒適很愉悅的感覺。
喜歡又怎樣?這樣陽光,不屬于我,我還是回地下室吧。茉莉冷靜的嘆了口氣。
這一天,陳衛東、馬建軍、竇熙終于回來,三人一起出現在教室門口。陳衛東走在前面,穿了一件大紅的襯衣,身材高挑,眼睛明亮,更顯俊朗出眾。那抹艷紅并不適合所有的人,但顯然非常適合他。馬建軍除了頭發剪短了些以外,到是一切如常。竇熙一向英俊瀟灑、玉樹臨風,比較注重自己的行頭,因此這天穿得雖也花哨,卻也是他一向的風格,因而不像陳衛東的大紅襯衣那么惹眼。
一片噓聲響起。
鄧遠景閃著羨慕嫉妒恨的眼光,沖著陳衛東罵道:“你個GR的賤~人~,打扮得這么妖艷,是想做東方不敗啊?要不要配根繡花針?過了嗎?”
“廢話!你以為勞資們都像你那么蠢。”陳衛東的拳頭毫不客氣的向鄧遠景掄過去。
茉莉的眼光向馬建軍瞟去。
“過了過了,都過了。”馬建軍壓仰的興奮,回答著茉莉,也回答著所有圍觀過來的人。
茉莉真心想為他們大吼一聲:太好了!
(今天,七月二十二日,是序言中提到“愛駒車友會”之原型重慶萊卡車友會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以這樣獨特的方式來靜靜的紀念這段青春,以及因此想到之前的青怱歲月。人生之路并不平坦,而是跌宕起伏,如同一首歌,有歡快的音符,也有憂傷的節奏。歲月如歌,青春不老,友誼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