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劉三毛現在是既當領導,又當老師。
他說:“你們現在做的是一份營銷企劃書,是集團和消費者之間一種最有效的溝通工具。經驗豐富的企業主和經理人都知道,企劃書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你們以后也會發現,在企劃過程中,強迫自己遵循完成企劃書的每一個步驟,不僅是一種紀律,也是養成邏輯思考程序的好辦法,可以幫助集團大大改進持續達成各種營運目標的能力,這是對集團所有人和員工以及各股東而言,都是最有利的做法。”
在市場運作工作中,劉三毛做了不少的企劃案,也親自操作了一些案例,在理論與實踐的反復驗證過程中,對企劃的概念有了愈來愈深的理解。但是,他也感到,在有些頗具創意的個案,實施的結果卻不盡人意,更說明了一個好的企劃員,對事物理解能否全面、能否抓住本質是至關重要的。也不外乎,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價值決定了他看問題的高度和角度。
“我這么說,也許你們會認為,企劃難做。因為在這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買方市場時代,一個好的創意的誕生有時候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作為一個企化人,如果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廣博的知識面、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很多絕妙的創意就會自然而然的誕生。著實際上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人生體驗的深刻,企劃人就會把握住很多人性的優點和弱點,也就能深入溝通到人的心靈中去,廣博的閱歷,企劃人就會很容易接受新的理論和思維,然后與現實系統進行整合。對生活的熱愛,會使企劃人充滿激情,并對周圍所發生的平凡或不平凡的事有著高度的敏感,而這幾點,會使許多創意的火花閃現。這也叫做透過現象看本質。”
劉三毛不知道自己說的,能不能在這兩個新手的心里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他是從心眼里希望能起到作用。
第二天上班,石建飛和宋慧珍重新做的企劃書已經放在了劉三毛的辦公桌上。
劉三毛沒有顧得上泡茶,便翻閱著企劃書。
看完之后,他自言自語的說:“玉要琢,才成器。”
上班后,劉三毛對石建飛和宋慧珍的兩份企劃書做出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改進的意見。
“你們再下點功夫,修改一下。哎,曲愛華,你到廣告公司去看看,研發部的那份企劃書需要的東西,他們做好了沒有,趕緊拿過來。”
“好,我這就去。”
曲愛華走了,劉三毛也出去了。辦公室就剩下石建飛和宋慧珍了。兩個人的竊竊私語又開始了。這好像成了他們的習慣,只要辦公室沒其他人。
“宋慧珍,辛辛苦苦一晚上,就這樣被劉三毛一句話給否定了。”
“我覺得是他在有意吹毛求疵。如果都能達到他的水平,那我不就是組長了。”
“唉,宋慧珍,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宋慧珍瞪大了眼睛問。
劉三毛回來,走到辦公室門口,正好聽到石建飛和宋慧珍在說話,他并非有意地停下腳步。他只是覺得這兩個人來到企劃組之后,隱隱約約的有種不安和的成分。
“你想過嗎,為什么每次去廣告公司,都是曲愛華去,不讓我們去?我覺得這里面一定有問題。”
“還不是不相信我們唄。現在和廣告公司打交道,集團送出去的是大頭,而他們落進口袋的是小頭。這年頭,誰不知道啊。”
“我看,劉三毛跟曲愛華肯定是聯手的,不讓我們插手,怕我們分了。”
“咳、咳。”劉三毛有意咳嗽兩聲,然后走進辦公室。
石建飛和宋慧珍看到劉三毛進來,立即收住了嘴巴。
劉三毛走到他們跟前,看著他們。石建飛和宋慧珍心里都在嘀咕著,剛才他們的談話有沒有讓劉三毛聽到。
好半天劉三毛才說:“你們來了都快三個月了吧。”本來,劉三毛是想好好訓訓他們,因為他生來就最討厭那種在人背后說閑話的人,尤其是在同事之間,無事生非,鬧不團結。但是,他還是忍住了,一轉話題。
“對,還差十天,我們就可以轉正了。”宋慧珍說。
“算的挺準的。我一直問你們,你們是同學?”
“是啊,同班同學。”石建飛搶著說。
“這是好事啊,讀書的時候是同學,工作的時候又成了同事。我看吶,天下的好事都讓你們占盡了。呵、呵。”
“這也是一種巧遇,正好碰上宇浩集團招聘兩個人。我們也是在招聘的時候才發現對方的。”宋慧珍說。
“我不知道你們同學時期是什么關系,有一點,我的提醒你們,你們在應聘的時候,你們應該是看了集團的員工守則的。守則里有一條,本集團內部人員不得談戀愛。”
“劉組長,我們不是那種關系。”宋慧珍趕忙解釋說。
“當然了,不是最好,如果一旦讓集團確定了你們的戀愛關系,到時候,是你石建飛離開,還是你宋慧珍離開,我會征求你們個人意見的。”
“哦,對了,我差點忘了,剛才田經理來電話找你,說,讓你回來過去一下。”石建飛突然想起。
“記住我的話。”劉三毛再三強調。
劉三毛走了,石建飛和宋慧珍兩個人互相吐了吐舌頭。
宋慧珍問:“喂,石建飛,你說田經理叫劉三毛過去干什么啊?”
“這個我怎么會知道?”
“我猜,八成是關于我們兩轉正的事。昨天,我在飲水間聽到,哎,就是那個和我們一起來應聘的戴眼鏡的,到了研發部的那個,叫什么來著?”
“我又不認識他,只是見了一面。”
“一位老員工跟他說,集團有個規定,對于試用期新人的去離問題,全憑主管的一句話。”
“眼下我們就要到試用期了,就是說,田經理在征求劉三毛的意見?”
“應該是這樣。”
“那你認為劉三毛會留我們嗎?”石建飛問。
“不好說。”宋慧珍說:“我估計,我們剛才的談話,劉三毛肯定是聽到了。”
“宋慧珍,說句心里話,這家公司的福利待遇還真不錯的。工資又高,環境又好,我還真不想離開呢。”
“想離開的是傻子。你沒看到我們班的同學聽說我們進了宇浩集團都羨慕死了。”
“那我們怎么辦?”
“我就是跟你商量呢,要不我們賄賂賄賂劉三毛,只要能過這一關,簽下合同,就萬事大吉了。”
“能行嗎?”石建飛心里沒有足夠的把握。
“這年頭,沒有哪個當官的不撈的。你過來。”
石建飛把腦袋湊了過去,宋慧珍在他耳邊嘀咕了半天。
“好吧,就按你說的辦。”
劉三毛來到田經理的辦公室。
“劉三毛,剛才人事又來電話催了,問企劃組的兩個新人去留的問題,你是組長,你說說看。”
“這個,我還沒想好。”
“這有什么好想的,行,就留,不行就請一名回去。”
劉三毛猶豫了。
“從組長的角度上來說,我的確不想留他們,但是從同事個人的角度上來說,就憑我的一句話,把人家給開了,我都會替他們惋惜。”
“你啊,就是太善良了。劉三毛你要搞清楚,合同一簽,那可是要一年的時間,如果不能上手開展工作,吃苦的可是你自己。”
“這樣吧,田經理,能該我幾天的時間再好好考慮一下嗎?”
“沒幾天時間了。”
“我知道,還剩十天。”
“呵、呵、呵。你這個組長當的還真到家啊,連十天都計算好了。”田經理笑呵呵的說。
“不是我記得,而是剛才他們自己提示了我。”
“那好,就兩天?”
“三天。三天以后,我一定答復你。”
“就知道你會討價還價,行,就三天。”
劉三毛為了這個兩個人的前途,他真的是一時間很難做出判決,他想找個機會再好好跟他們談談。每一個人的旅途總是會遇到十字路口或三岔道的,自己也不一樣嗎?要不是遇到謝水云的指點和幫助,進宇浩集團,自己想都沒有想過。
下班的時間到了,石建飛拿起包就走。臨走是不忘提醒劉三毛說:“劉組長,下班了。”
“嗯。”
劉三毛走出辦公大樓,左轉,來到了公交車站臺上等車。他全然不知道,石建飛正在一旁偷偷的覬覦著他。
劉三毛上了車,石建飛也跟著上了車。一前一后,劉三毛根本沒注意。
劉三毛下車,石建飛也下了車。
石建飛一直跟著劉三毛,看著劉三毛走進了402房間,他才離去。
“怎么樣?”宋慧珍早上一見石建飛就問。
石建飛將宋慧珍拉到一旁,悄悄說:“搞定了。我一直跟他進家門的。”
“那好,我們晚上就去他家。”
“行不行啊?”石建飛還是有點擔憂。
“怕什么。俗話說,巴掌不打送禮人。他總不至于把我們趕出門吧。”
“成敗在此一舉,為了這份薪水,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