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兩位齋戒的皇太后娘娘都從齋戒的庵中回到了皇城。
上陽宮
“你說什么?御妃竟然做出這種事來。”剛進宮的上陽太后吃驚不已看著她安插在蕭娉婷身邊的宮女。
“是。”雙鬟宮女回答:“奴婢不敢欺騙太后,雖然奴婢當時未在場,但的確是千真萬確的事,為此溫儀公主還好些天被夢魘了,當時若不是君上在,此時,君后和溫儀公主怕是不堪……”她遲疑著,不敢明言假設。
“孽緣啊,娉婷怎么會做出這等事來?”上陽太后只覺得心痛不已。
她本是不許這娉婷入宮的,后宮佳麗三千而帝王卻只有一個,其中的辛酸苦痛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古人說得好:種花莫種官路旁,嫁女莫嫁諸侯王。種花官路人取將,嫁女王侯不久長。花落色衰情變更,離鸞破鏡終分張。不如嫁與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她深受其苦,自然不希望疼如女兒的侄女也跟著趟這趟渾水。
以娉婷的家世地位和容貌,不至于要嫁給田舍郎才得到幸福,在王公貴族中找一個全心全意對她的人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只無奈那孩子無論怎么死勸活勸也聽不進,只會一味嬌縱甚至以死相逼,寧可為妾也要入太子府;疼愛女兒的哥哥和嫂子也無法,只好輪流進宮來求她從了她的心,現(xiàn)在呢?當了太子的側(cè)妃又如何,上面有個太子妃;當了君主的御妃又如何,上面有君后,下面還有年年選秀的秀女來填充來爭寵;看看,當初那個好好的一個女孩子現(xiàn)在到了什么局面,已經(jīng)會心機了,會去害人了,自己撫養(yǎng)了四年多的孩子也可以利用,甚至連一個在肚子里的孩子都不放過。
然后又疑惑怎么不見初陽太后怒氣沖沖來問罪,既然她都知道了,沒道理那么關心柳握晨的初陽太后會不不知道,初陽太后知道了,又怎么不會跑來問罪。
“是君后瞞住了。”宮女悄聲回道。
“她倒是聰明乖覺,知道若是鬧起來也討不了多少好,最后只會讓自己吃虧,若是娉婷有她一半的聰明,這天長時遠的,何嘗要愁自己的地位和家族?”她暗暗的嘆了口氣。
這侄女什么都好,只是一出生就綾羅裹身、珍饈玉食養(yǎng)身的就被人寵著捧著,造成了性格上只知一味的躁進,失了寧靜致遠的心,不如那儒凌國來的公主來得會淡然處世。看看她自己就是個例子,在先君面前不爭不奪,對于初陽太后的爭寵奪愛雖說是一味的忍讓讓人覺得吃了虧,可是看看現(xiàn)在,笑到最后的人難道不是她嗎?初陽太后最初是個御妃,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一個圣母皇太后之名,會比不得君后和母后皇太后之號來得尊貴嗎?在后宮到了一定的地位的人最需要的是安分守己,只要安分守己你的地位不怕保不住。
“你先下去。”讓宮女退下。
————————————————————————————————————
求收藏!!
看文的親們,如果喜歡就動動手指收藏+推薦吧,鮮花、鉆石、月票神馬都砸點過來吧。在這里先謝謝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