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在三個星期前遠離家鄉,不記得是多少年的第幾次了,在火車站候車大廳,她拖著行李箱,爸爸皺著眉頭囑咐,不要只想著賺錢省錢,注意身體,生病要自己去醫院,不用擔心家里。這樣常見、簡單的送別詩總能讓她止不住地哭。看著爸爸深情的目光和漸漸渺小的影像,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
我從小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長大后愈發變本加厲了。2604次綠皮火車發出奇詭的滄桑聲,我不知道該怎樣描述才能貼切反映當時心中的酸楚、痛苦,恨極了那咣當當轟隆隆的響聲。
小薇喜歡笛安的作品,她用生命踐行了極致。黑夜籠罩著沒有盡頭的道軌,她感覺到自己在發抖,遏制不住要從窗戶跳出去,她好討厭這樣選擇離開的自己,無法原諒這樣的自己,后悔得大哭,她想在爸爸媽媽身邊,聽他們的嘮叨,給他們做飯,陪著他們慢慢變老。。。。。。她忽然明白,自己或許應該盡早停止這無休止的流浪了。我什么也不怕,就怕我不值得自己所受的苦。我們的幸福生活非得通過背井離鄉才能實現嗎?我們的愛非得經過失去才能后知后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