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差人碌碌續續來到了衙門,李銘揚還是跟往常一樣,站在大堂上點卯,然后,他又做了一次簡短的講話后,差役們這才開始辦理各自己手中的事情。
華福回到自己的書房,收拾了一下桌上的東西,他跟往常一樣,帶著差役去查看粥棚的情況。他在各粥棚轉了一圈,見一切都跟平常一樣,便又來到了東門里的一間店鋪里面。
店掌柜見師爺帶人來到了這里,他急忙迎上前去,并向華福問安,華福向店掌柜尋問了一下近來的生意后,就讓他搬了一條櫈子,自己坐在那里跟店掌柜拉起了家常。
他一邊喝著店掌柜為他沏的香茶,就跟沒事人一樣跟店掌柜東拉西扯,倆人談的很上投機,站在一旁的差役們也為師爺祝著雅興,讓人一見都覺著師爺這人沒有架子。
這個小店離東城門不到百米,進出城的人都要經過這里,也是青安城東門的一條主要街道。華福今天來到這里自有他的打算,他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師爺坐在那里,一邊跟掌柜的說著話,一邊注意著城門口,過往的每一位行人,隨著太陽的升高,進出城的人也逐漸地多了起來,華福喝著茶水,但是,他那一雙眼睛確更加忙碌,在街上的人群中掃來掃去。可是,他始終沒有能找到自己想找的目標。
太陽越升越高,照在人的身上帶來了一絲暖意,讓人感到了冬天里的溫暖是那么地狹意,雖然,城中有許多災民,可是,進出城的的人群依然不少。
不一會,一群僧人排著長隊,向城門的方向走來,它們是昨天向城中送糧的僧人,今天正準備返回靜安寺中,繼續完成他們的使命,為將來修成正果而作著努力。
華福從老遠就看見了這群人,他的一雙眼睛死死地叮著這群僧人,心中一股喜悅,不由地升了起來。很快,他們便來到了華福的眼前,華福用眼睛一個個地,打亮著每一個人,觀察著每一個人身上的變化,那怕是一點細小的變化,他也不會放過,
當他看見小個子慧覺的時候,華福的眼睛中放出了一絲亮光,從頭到腳地看了一遍,并用腦子里的卷宗跟慧覺比較,終于,華福找到了自己要找的疑點,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笑容,
僧人們很快就出了城門,來到了城外的大路上,漸漸地遠離了師爺的視線。華福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用手向差役們打著手勢,并且,對差役們說:“走,回去”。
差人們聽見了師爺的招喚,跟著師爺回衙去了。
華福回到衙中,向李銘揚交了差后,回到了自己的書房,他坐在椅子上面帶笑容,從桌上拿起了詩經翻看起來。其實,華福現在的心情,并沒有心思看的進去,而是為了遮人耳目,
因為,他現在的心情是無比高興,他怕被別人看了出來,所以,用這本詩經遮擋一下。
華福坐在那里隨意地翻看著詩經,見屋外并沒有人,他便從嘴里小聲地唱起了家鄉小調,
正當他洋洋得意的時候,從門外進來了一名差役,華福見有人來了,便停下了口中的小調。差人進來后,向華福湊報說:“師爺,城中周財主家的粥棚又鬧起了事端,災民們又來告狀,請師爺快去看一下”。
華福聽完了差役的話,他向來人問道:“怎么回事,不是前幾天剛解決過了嗎,還鬧什么”。差人回答道:“聽災民們講,周財主家的粥,好了沒有幾天,又不行了,所以,災民們才又起了鬧事端,就要打起來了”。
華福聽到這里,他在心里狠狠地罵了一句,“這個黑心的財主,怎么又干這事”華福放下書本,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跟著差役趕到了大堂門口。
華福見一群災民站在那里,個個面帶怒色,他走上前去,向災民們問明了情況后,將災民們安慰了幾句后,并且,用好言好語將這些人打發回去了。
華福站在那里思考了一下,感到這件事不能在對老爺隱瞞下去了,再隱瞞下去就會對自己不利。于是,他想好了辦法后,轉身來到了后堂,
華福將這件事情稟明了老爺李銘揚后,李銘揚聽完了華福的稟湊,他馬上做出了決定,讓華福親自趕過去處理這件事情。并且,將華福拉到了一邊,小聲叮囑著,不要將事態搞大。
華福在老爺面前保證,自己一定將這事處理好。
華福出了后堂,帶上了一班差役們趕往了周家粥棚。
縣衙在城西的城門里面,放了一個粥棚,華福在這里安排了三百多的災民,交于城內的財主周寶財管理,因為,周財主家在城外地多糧廣,經華福多次去勸說,周寶財才答應了下來,周寶財心里也十分的清楚,向災民們發放粥飯,是一件積德行善的事情,他怎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來呢,原來,這里面另有原因,
當華福帶著人來到了周家粥棚的時候,見很多災民圍著周財主在那里吵鬧,并且,地上有砸碎的碗跟粥飯,華福在差人的引領下,分開人群,來到了周寶財的面前,他向災民們喊道:“鄉親們,消消火,本師爺是專為這件事情而來,請大家向后退,將來會給大家一個交待”。
眾災民聽說衙門里來了人,大家都向后退了幾步,給師爺讓出了一個圈,周寶財見到師爺來了,他也趕緊向華福打著招呼,華福向周寶財遞了一個眼色,他馬上就心領神會了。
華福小聲地問道:“怎么回事,災民們怎么會鬧事”。周寶財的臉上出現了無奈的表情,向師爺回答道:“糧食跟不上,庫房的糧食就快沒了,你叫我怎么辦”。
華福將聲音壓的更低,向周寶財說:“不是給了你那么多的糧食嗎,怎會沒有糧了呢?”。倆人正在這里低聲說著話,從災民中走出了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他上前指著鍋里的粥說道:“老爺,你看看這粥,還是粥嗎?都快成了鏡子了”。華福這才來到了鍋前,向里面看了一下,見鍋里的粥跟稀水一樣,他拿起了勺子在鍋里攪了幾下,沒有見到多少的米粒,便放下了勺子,向災民喊道:“鄉親們,這事我馬上讓棚主改正,請大家稍等一會,先回到原地去”。
災民們聽了師爺的話,都碌續回到了災民點上,華福見災民們離開了粥棚后,他將周寶財叫到了跟前,向周寶財問道:“我說周寶財呀,你這是干什么,把事情搞到這一步,你叫我怎么收場”。
周寶財聽了師爺的話,他也一臉的不高興地說:“師爺,米沒有了本想對付一頓,可災民們突然鬧起了事,叫我有什么辦法”。
華福聽見沒米這兩個字,心里的火一下子就升了起來,他向周寶財問道:“不是每天都給各粥棚發放糧食嗎,怎會糧食不足,你這是對老爺的誣蔑,看來你是不想要腦袋了”。
周寶財見師爺發了火,他馬上陪著笑臉對師爺說:“早上來了一個收糧的,小人,將這幾天扣下來的糧食都賣了,因為,想湊個整數,所以,今天扣的多了點,就出現了這個場面”。
周寶財向四周看了一下,又小聲說道:“師爺,你可得給我作主呀,每天給你老的孝敬,可都是從這里面出呀——”。
華福聽到這里,趕緊用狠毒的眼光,止住了周寶財的話語,他對周寶財說:“不管怎么樣,今天,這件事一定要辦好,不能讓災民再鬧下去,好了,你先將家中的糧食先補上,把這些從先應付過去,到了晚上,你派人來領糧的時候,師爺我再補給你,記住,以后千萬別搞的太多,免得出了事情,你我都得掉腦袋,聽明白了嗎?”。
周寶財聽完了華福的話,他馬上讓家丁將自家的糧食先補上,并當著師爺的面,開始從新為災民做飯,過了半個時辰,鍋內的稀粥變成了稠粥。華福招呼災民過來領粥,他親手拿起了勺子,為災民們一個個分到碗中。
災民們領完了粥后,華福又將周寶財家中的一名家丁帶回了衙門,關進了大牢,押了起來。這才平息了一場事端。
華福在周家粥棚一直坐到了晚上,見災民們再沒有鬧事,這才帶著差役們回到了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