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前面帶領著我們的那一抹倩影,裁剪得是如此得體,優雅、高貴、氣質、大方,獨領風騷······
這幢樓閣古色古香,設計得很好,讓人在冰冷的水泥墻里,碩大的玻璃板中聞見了紅磚樓瓦的芬芳。
相比較穆府園的,“若愛旭軒”古樸的味道來的更濃烈一些。八人的小方桌,四條寬面腿短小長凳,碗底小碗面大的古式陶瓷碗,就連酒也一壇一壇的。房間的四角都立著圓木柱,上面掛著一軸長長的畫卷,盡顯百花爭艷、鸞鳳和鳴、花開富貴,還有四大美女的美麗圖景,讓人感覺走進了過去群臣朝拜的年代,看見了繁榮昌盛的美好愿景。我不知道王璽若為何會想到如此設計,當看盡了現代機械的奢華,回味一下古代的質樸,仿佛穿越了一般。
在大廳的盡頭,一面長長的屏風豎在那里,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古代待字閨中的女子,她們總是躲在屏風后面,直到出嫁的時候才得以“拋頭露面”。
這是最令我感到新奇的,只是,王璽若她到底想要做什么?是要懷念她再也回不去的過去嗎?不然為什么會在屏風上書寫著她與旭軒的傳奇呢?
我詫異地閱讀著上面的文字。
她說:“這是一個真實的印象,又是一個不存在的夢幻。不管你信與不信,但請你耐著性子看完。
我要講的故事不長,十二句話就能概括:
水性楊花薄美媛,傾國傾城嬌容顏。
顛沛流離恨凡塵,命途多舛嘆世間。
口蜜腹劍本性情,楚楚可憐遮人眼。
顧盼生姿引男兒,執子之手惹禍端。
挑撥離間搬是非,栽贓陷害只為怨。
撥開云霧吐真言,家破人亡兩相厭。
我要講的故事不短,一輩子也講不完。
如果你愿意,我會在“若愛旭軒里”屏風后等你,在每年的年末的齒輪中,他們相遇的季節里,為你彈奏一曲愛恨糾纏的生死別離。
屏風上的字娟秀美麗,給那些話語配的插圖也都是古代女子的妝容。或憑欄遠眺,或淚眼婆娑,或雪中曼舞,都畫盡了女子一生的悲涼。
這樣的設計,這樣的場景,這樣的語氣,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惹來了在座多少顧客的好奇。
念妤和周蘇也停下來觀看。王璽若似乎早料到這種情況的出現,也不催促我們,也跟著我們一起一面屏扇一面屏扇的看過去,那眼神如同在膜拜一件來之不易的珍品。還是說,她對自己的設計和構想也欽佩到五體投地?
彈奏一曲愛恨糾纏的生死別離?
這個世間的愛有很多種。有的愛如小橋流水,平凡中又不缺細膩,細膩中又不缺美麗;有的愛如大江東去,氣勢如宏中夾雜著波濤洶涌,波濤洶涌中孕育著風口浪尖。
我們被帶到了二樓。
二樓有八個小包間,每個包間外都掛著一個字,按順時針方向看過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磥恚醐t若對于房屋的設計真的是煞費了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