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櫻離開泰安州已半載有余,半年不見,幼蓉也已經長大了,待人接物更加同情達理。
月夜下,紫櫻坐在書桌前,翻書時無意間翻看到一首詩,此筆跡清秀雅致,只見此詩云:
窗外鞭炮,不絕于耳。
陣陣歡慶,馀音饒城。
閉關幾月,方知新年。
今日才覺,恍惚初醒。
去年懶散,且睡且行。
今要勤奮,樂在耕耘。
冬至無雪,甚為遺憾。
期待今春,陰雨霖霪。
書于正月初一。
原來那日,春節剛過,這年正月初一,好不熱鬧,幼蓉在家睡了一個懶覺,大清早終被鞭炮聲亂醒。于是起來奮筆疾書。做完此詩就夾在書中,再不曾翻看。此詩雖沒有署名,從詩意中,紫櫻可以推測出是幼蓉所寫。原來這丫頭,也在這偷偷勤奮呢。紫櫻不禁一陣欣慰。半載不見,每個人都變化這么大。
還記得那日幼蓉跟自己的對話。
“姐姐,你知道那日我許的什么愿嗎?”
“猜不到哦?”
“我想下輩子,我要跟我的哥哥在一起......我要他,做我的夫君?!?/p>
“啊.....”
而自己呢?原來自己的心也一直在這里。她,是愛著茗煙的。她的心,從來就沒有離開過。
在詩柳家已住數日有余。李家人對紫櫻溫暖如故,可越是這樣,越讓紫櫻心中更加難過。再次來到泰安州,已是身為客,躺在床上突然想起曾經求得的愿竟沒有還愿便已經消息,心中實為難過,次日,便告訴李家人想去山上看看,若蘭陪同。
到了碧霞靈應宮,讓若蘭等在外面,自己一個人進去見過道士。
道士看到紫櫻的到來,仿佛一切都在預料之中,然后默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如今也是無法挽回,只是....”“只是什么,道長盡管說?!弊蠙哑炔患按?。
“姑娘還記否,你身上曾經佩戴的墨玉否?”道長冷靜問道。
“記得,當然記得,這原是父親為我求得的護身符,但也是我送予公子的信物?!蔽尹c頭回答。
“墨玉上曾刻著四句話,‘今生若錯過來世未得知舍身與棄憶幸福尤可追‘”道士意味深長地說道:“紫櫻姑娘跟茗煙前緣未盡,三百年后星位相遇會有一輪回,要想來世再遇,只有去舍身崖一試,今日午時此乃舍身吉時,切記?!?/p>
“多謝道長指點,”我不禁熱淚盈眶:“若是能再見他一面,死也情愿!”謝過道長,然后離去。
中午時分,告訴若蘭我想吃東西,打發她去天街買些回來,于是自己便去了舍身崖旁。
自戰國時代開始,泰山逐漸被民視為“主生主死”之山。佛教進入中國后“舍身”觀念的浸染,以及歷代翠人學說,舊時常有人為祛父母病災,祈求神靈,跳崖獻身,也有舍身取義者亦或雙雙殉情者之類,不再話下。
只見這舍身崖,三面陡峭,下臨深淵。而此時茗煙公子已經不再,今生已沒有太多的顧慮,想起我們的誓約,想起我們的點點滴滴......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能相守在一起,該如何是好?!?/p>
“那就殉情而死,尋求來世再相依?!?/p>
紫櫻的心已冷卻,然后請求父母的原諒女兒的不孝,毅然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