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正在說著,理化室的李醫生神情緊張地走來,見到她們就問:“看見我兒子么?”
林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兒子怎么了?”
李醫生說:“我下班回來,他的書包在家里,人不見了。”
徐玉萍說:“我們只顧講話,沒注意,你到前面的網吧去看看吧。”
李醫生走了,望著她的背影,周曉燕說:“平時只知道自己瀟灑,全不管教兒子,現在急了。”
三個人說著,不知不覺來到小區。她們原來都住在單位的福利房,醫院建了集資房以后,又都搬到這里,只是不在一棟樓。林雪來到門口,在門鈴上按了一下,里面很快傳出易東海的聲音:“來啦。”
易東海三十七歲,中等身材,園園的臉龐比較豐滿,眉毛不是太粗,也不是太黑,平平的象扁擔橫著。兩只眼睛微微外突,鼻梁不高,鼻尖較園,嘴唇有點厚,不象風度翩翩的帥哥,也不是太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忠厚老實。林雪當年和易東海結婚的時侯,男女青年擇偶的標準和現在不同。那時侯要經人介紹,談上一段時間認為合得來,辦了結婚手續才能生活在一起。如果不這么做,雙方的父母會反對,認為是敗壞家風。親戚朋友也會瞧不起,覺得缺乏應有的道德。領導知道了會含沙射影的批評,要求當事人注意影響。他們的介紹人是林雪的表姐馬毓英,當時她的兒子鄭明明在讀中學,由于經常參加學生的家長會,和擔任班主任的易東海混得比較熟。在交往的過程中,發現這位年輕的班主任各方面還可以,就把工作不久的表妹介紹給她,兩人經過一年多的交往,雙方覺得還可以,才去辦結婚手續。
結婚以后,易東海沒有辜負林雪的期望,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家務。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對妻子的忠誠,對妻子的愛。今天他身穿一件淺灰色羊毛衫,腰間系著圍裙,看樣子正在當廚。見到妻子微微地笑了一下,也沒有多說,又去了廚房。
丈夫的這種表現林雪開始有些不習慣,認為是冷漠,講過幾次,有一回還發了火。誰知他生來就是這樣,改也改不過來,時間一長,也就沒有了什么。她在門口換上拖鞋,才往里走去。客廳里寬暢明亮,上面吊了頂,墻角線的地方貼著帶有花紋的石膏板,墻面是仿瓷涂料,由于經常清掃,顯得干干凈凈。地面鋪著地板,刷著清漆,光澤柔和,給人以舒適的感覺。
客廳里放著真皮沙發,三張在三個地方,成‘凹’字形。三人座的沙發對面是矮柜,上面是三十四吋的直角平面電視,下面是影碟機。電視機和沙發之間擺著長方形的茶幾。矮柜后面掛著條幅,飄溢著古香古色。靠著餐廳是魚缸,里面除去金魚,還有細石和假山。
在這里可以通向三間不同的房間,一間是林雪和丈夫的臥室,一間是女兒休息和學習的地方,一是向書房。右邊直通餐廳、廚房和衛生間。臥室比客廳要小,進去是梳妝臺,上面放著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化妝用的瓶子。對面是三開柜,柜子上嵌著穿衣鏡,梳妝臺和三開柜之間是席夢思床,兩邊各有一個床頭柜,墻上掛著兩張二十四寸的彩色照片,一張是林雪和易東海的結婚照,另一張是全家福。床對著窗戶,窗戶上掛著橙色的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