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準備提出離婚,考慮到你會以種種借口搪塞、推諉、拖延,而無法達到目的。在理想難以實現,離婚又無法成功的情況下,我只好選擇分居,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希望在沒有辦理離婚手續之前,雙方不要相互干涉,也不要相互打擾,各自過著各自的生話。我希望,為了你和我,我們應該盡快地離婚,我也坦率地告訴你,在沒有辦理離婚手續以前,我不會回到這里。當然,你什么時侯同意離婚,可以隨時通知。
我不希望我們目前的這種關系長期地拖下去,實在不行只好採取法律程序,我這么說表明我已經下定決心,你就不要再抱有幻想。
琳琳是我們共同的女兒,希望你今后象過去一樣善待她,看在我們曾經是夫妻的情份上,也希望你今后善待自己。三五年后我重新組織家庭時,會把你當成朋友,誠摯地邀請你來做客。
林雪于即日
放下信,易東海無奈地搖了搖頭,蒼白的臉上現出一絲苦笑,往事又涌上他的心頭。從初戀,結婚到現在,兩人在一起走過了十多個年頭,他捫心自問,對妻子的感情沒有任何變化,可以說是堅貞不渝,她怎么一下子就變了呢,自己到底錯在什么地方,又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她?細細想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確切地說是女兒出生以后,只在‘愛’的表現形式上有些變化,不象過去那樣溢于外表,而是深深地埋在心底里,這有什么不對嗎?當然,不能說自己完美無缺,即使因為一時的粗心大意,使她在感情上受到傷害,做為相濡以沫的夫妻,只要講清楚就行,也用不著採取這種極端的手段。看樣子外面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她這么做顯然不是一時沖動的結果。
易東海也明白,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再考慮這些已經無濟于事,當務之急是抓緊時間找到她,坐下來和她好好地談一談,讓她回心轉意。他正準備出門,琳琳放學回來,家里的變故讓她大吃一驚,驚訝地問:“爸爸,這是怎么了?”
見到女兒,易東海的心里如刀絞一般,一直克制的他,這時侯再也無法抑制,淚水出現在眼眶里,咽咽地說:“你媽媽走了。”
“走了,上哪兒去了?”琳琳不明白地問,震驚和詫異的眼光一動不動地望著,“這是為什么呀?”
承受極大壓力的易東海不知如何回答,沮喪地搖了搖頭。
生活在風平浪靜中的琳琳,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殘酷的現實,不知如何應對,緊緊地抱著易東海,哭泣地呼叫著:“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哭叫聲如同用皮鞭狠狠地抽打著易東海。他痛苦、難過,把琳琳緊緊地抱在懷里,生怕她也走掉似的,不過又很快地松開。他認為,做為一個男人,一個父親,眼前發生的一切應該由自己面對,自己承擔,不能波及女兒,不應該在她幼小心靈上留下創傷,安慰地說:“琳琳,不要哭,爸爸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回來。”
說完,易東海開始撥打林雪的電話,一連幾次都是電腦的答復:“對不起,對方已經關機,請稍后再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