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座落在市區的西北角,四周是郁郁蔥蔥的樹林,園區開闊而又寂靜。寬暢的水泥路通到各個墓地,路邊經過剪修的松柏長得整整齊齊,象是守護園陵的衛士。
今天到這里來奠祭的人很多,他們的臉上大多掛著思念和悲痛,有的還留有淚痕。林雪的墓地和鄰近的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墓碑上的字跡不同。心情沉重的易東海進入園陵以后,往事又在他的腦海里出現,他不想把自己的悲傷帶給新婚的妻子和女兒,一個人沿著墓地默默地走了一遍,在墓碑前蹲了下來,扯著從石縫里長出來的小草,一根,一根,又一根,沒完沒了。
汪若嵐不相信迷信,還是按照當地的風俗買了香紙蠟燭和供品,一樣一樣地擺好,然后又是三鞠躬。想起她們往日的情誼,再也抑制不住,淚水無聲無息地流了出來,咽咽地說:“林姐,我們來看你了。”
琳琳是懷著復雜的心情到這里來的,在進口處買了一束黃色的花。她走得很慢,一直落在后面,快到墓地時停了下來,沒有任何表情地站著。媽媽最后的表現讓她心寒,尤其是那重重的一耳光,幾呼打掉她們十多年的情感。汪若嵐知道她還在想著那些傷心的事,走到跟前說:“琳琳是個聽話的好孩子,聽阿姨的話,去給媽媽鞠個躬。”
琳琳緩緩地抬起頭,朝汪若嵐看了一眼,幾分免強地走到墓地跟前,放下鮮花,把腰彎了下去。這時汪若嵐在旁邊說道:“林姐,放心吧,我和東海會把琳琳培養成人的。”
不知是過份的壓抑,過份的悲傷,還是被汪若嵐的真情感動,琳琳突然轉過身去,一下子撲到她的懷里,嗚嗚地哭了起來:“汪阿姨,不,媽媽,你是我的親媽媽……。”
汪若嵐頗為感動,把琳琳緊緊地抱在懷里,動情地說:“琳琳,你要永遠記住躺在這里的媽媽。”
目睹著眼前的一切,易東海悲感交集,咬緊牙關才沒讓淚水流出來。他走到墓地的另一端,背對著汪若嵐和琳琳,望著藍色的天空。
香紙焚燒完了,縷縷青煙很快地消失在茫茫的天空。汪若嵐見易東海還沒有離去的意思,知道他在這里呆的時間越長,回憶越多,心里就越痛苦。輕輕地走到丈夫跟前,安慰地說:“回去吧,心里記住就行了。”
易東海嘆了一聲,幾分自責地說:“我當初寫那封信,是想引起芮明生家里人的注意,對他的行為有所約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汪若嵐說:“你不要太自責,他們的事應該由他們自己負責,怪不了任何人,更主要的是你要向前看,而不是想著過去。”
本篇小說至此結局了,在如今誘惑無處不在的社會里,金錢、權利與感情都成為追逐的目標,不擇手段,漠視道德底線的人必將做繭自縛,吞下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