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男孩與別的孩子不同,他比其他小孩沉默,不哭不鬧,沒有其他孩子好動和好奇的心,宛如
癡呆。當時我也問院長羅賢,這小男孩是不是癡呆,他很肯定地對我說,絕對不是!”
“羅賢遇到他時是在一個外省的火車站里,是夜晚見到他的。當時羅賢經他身邊過,他就跟著羅賢,羅
賢詢問了一些周圍的人,那些人都說不知道是誰家的孩子,在火車站已有兩天了。還告訴羅賢,是別人
有意丟掉他的,這是一個傻孩子!”
“羅賢問那個小男孩,他什么都不懂說,也不見他怕,他也不哭,但他的眼睛很清澈。當時羅賢就
想,這孩子的眼睛這么清澈,與癡呆孩子的眼神不同,這不是癡呆的特征,他該是一個啞巴,因長相
丑陋而遭到父母丟棄。后來羅賢把他帶到派出所,出示孤兒院院長的證件后,得到民警的許可,便帶
他回了紅山!”
這時候王靜慧與陳芳芳都用紙巾擦著潮濕的眼角。陳芳芳擦的是跟自己相仿的人生,王靜慧擦的是故
事中的主角和世態的殘酷。
王靜慧不是城市姑娘,她來自農村,她懂得什么是艱苦、什么是深深的人情味,而在這故事中,他更
對羅賢產生了深深的敬意。當然,這敬意之源還是來自羅斌的身上。
陳芳芳又說:“羅賢帶他回紅山后,他希望這個小男孩日后能聰明伶俐,便用一個斌字起名,跟羅賢姓
叫羅斌!”
“我們不知道自己出身的兄弟姐妹,所起的姓氏都是跟隨院長姓的,我的姓也是跟陳媽媽的!”陳芳
芳望著王靜慧一臉豁然地笑了笑。
王靜慧感覺到她的真誠,并說:“陳小姐,你也真不容易!”
“沒事!只是對往事有所感觸而已!”
“后來我斌弟怎么樣?”
當王靜慧意識到自己有些唐突時,臉上泛起了一層紅潮。并在心里罵了一句自己:“傻啊!問得這
么酸!”
王靜慧的表情給陳芳芳看在眼內,更使陳芳芳對她有了親近感和敬重感,能關心一個呆子這樣的人品是
值得敬的。她在心思忖:“羅斌若能交給她,羅賢就放心了!”
因為剛才王靜慧的神情連同她的所問,都是真摯的是毫無虛掩的,所以這種真,在也關心羅斌的陳芳芳
心中,形成了一股信任。
陳芳芳又說:“那孩子在孤兒院中住下后,他與別的孩子不同,別的孩子會哭會鬧,會結群地一起玩。
他沒有,就算讓人推倒也不哭,也不跟別的孩子玩!”
“羅賢說,在他8歲的時候,除開他外,別的孩子都懂得做一些輕活了,如掃掃地,自己洗澡,讀書寫
字等,但他什么也不懂,那時羅賢也深感遺憾了。可是有一天的早上,他站在院門口目不轉睛地望著對
面的那座山,羅賢當初并沒有放在心上,認為是癡呆孩子的行為。可是第二天他還是走到院門口靜靜
地站著,還是望著那座山。這次羅賢覺察到他的特別,走到他的身邊摟著他,他舉起了小手指著那座山,
這個舉動使得羅賢悲喜交雜,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有意識地示明什么!從此羅賢每天都寬心地讓他望著
那山,也從此,小羅斌示明的意識也漸漸多了起來!”
“這些事情,是我今年年頭回紅山時羅賢跟我說的,我已經有十年沒有回紅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