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聽言張大著嘴竟是合不上,而這時突見軍中號角婉轉低鳴,竟是吹起了撤兵之號,原來烏勒王慌忙下令攻取西門的兵士退回來,待大軍死傷甚重而退,烏勒王不言全軍后撤,反倒勒令大軍往南門行去。
這會除了烏勒王之外,眾人無不愕然,各個頹廢緩慢而行。李牧搶步諫道:“大王,此番一敗,士氣全無,務得再去迎敵!”
烏勒王白了李牧一眼,喝令道:“眾將聽令,加速前進,不得有誤,違者但殺無誤!”此音猶如一潑冰水,直涼透了數萬軍士的脊梁,卻又無人膽敢違抗,只得微諾而行。
眾軍一路南行,一路潰卒,但遠遠見烏勒王所率領的大軍,一部分逃避的遠遠的以免被大軍發現,一部分則加入陣營,不過卻無一摩斯教中人更無摩斯星甌海之信,原來摩斯主教知道此敗之后再難容于烏勒王之下,于是干脆領著眾弟子奪路往西而逃。而摩斯星甌海他自知烏勒王定然不會饒了他,回去但是死,于是領著幾名貼身裨將而逃。
大軍繞行自南門城樓下箭駑射擊不得之地,途中但見數以千計的匈奴兵尸體,均是朝西北而死,可見當時敗象之慘啊!烏勒王見狀心內不禁暗自叫苦,這會卻是騎虎難下,只得硬著頭皮而上。
而此時李廣早已率領追擊的漢兵進城而守。見一白衣白甲的年輕男子領著無數舉著火把的匈奴騎兵而來,在城下列陣,呼戰,氣焰之囂張,卻只在此一人。李廣看后心中暗自對這男子佩服其敬,不過佩服的只是他的膽量,除此外別無。一直未予匈奴兵交鋒的韓安國見這么多匈奴兵,嚇得那是哆嗦個身子,怎么也停不了,話音中也竟是顫音,攪得不祥之氣十足。
李廣赫然一聲,不及韓安國反對,勒令一裨將護送韓安國回去休息,韓安國早就欲到后方去,只不過奈于李廣的威嚴,未動,這會雙腳奇速而走。須臾乘了匹軍馬便是沒了蹤影。
“李兄,怎的放他就這樣走了啊?!”與李廣同站于城垛旁觀察匈奴大軍的一手捂刀把身材魁梧、滿身濺著鮮血的漢子道。
李廣扭頭道:“公孫兄,但是明知故問啊!”原來此男子便是護軍將軍公孫賀。
公孫賀笑顏而視,不與答話。
城樓下那白衣男子先前握著一根長矛,不住怒罵,罵了會見城樓上毫無動靜,令手下一將領扯著嗓門喊了陣,自個休息了陣,須臾一把奪過一將手中的紫色長弓,高舉著,吼道:“李廣賊兒!何敢出來與本王決一勝負!”
李廣原本只與公孫賀相笑而不理睬,也不知其身份,這會不光知道原來這年輕男子便是享譽西域的烏勒王,更覺笑意的是他竟然向享譽匈奴的李廣挑戰箭術,二人不禁扯著嗓門一聲笑過一聲,氣得城樓下烏勒王勒馬左轉右轉,攻必死傷慘重毫無功勞,退又顏面盡失,樣態好不尷尬,卻又毫無辦法。一氣之下竟連開六弓朝城樓李廣和公孫賀二人射去,不過此處離城門有數百丈之遠,城樓上弓弩但且射他們不到,何況城樓下的他們,雖然烏勒王有千步穿楊之術,六箭卻也只能還未飛至護城河,便失重落下,不過就這六箭,在李廣和公孫賀看來,卻不禁暗自為其稱贊。但在城樓上漢兵看來,卻無一不是哈哈直笑樓下那人不自量力。這會反倒使得匈奴方士氣頓無,不時出現一片逃兵。
李牧欲解烏勒王之難,湊到烏勒王耳旁道:“大王不是還有件神秘武器沒用嘛!?”
此言宛若神丹妙藥,登時烏勒王一拍大腿,笑道:“對啊!本王怎的忘了!”說著勒令疏勒星侯巴特把那摩斯死士帶上了。眾兵士原本戰意全無,這會突然想到他們還有件絕密武器,士氣頓振,呼喊聲震天。
城樓上漢兵原本高昂的士氣被匈奴人這猛然一陣呼喊竟然給壓了下去,漢兵各個相視搖頭不解。李廣和公孫賀也是心內疑惑。
須臾但見匈奴軍陣一分為二,從中走出一身穿金衣金甲高大威猛的漢子,手持著桿金頭槍,在四周火把的照耀下,亮燦燦的甚是刺眼,直刺的樓上漢兵各個捂眼不敢正視。
男子行自烏勒王旁,拱手拜服,候令。
烏勒王怒目指著城樓上當中白衣白甲的二將道:“祁郎,給本王取了李廣和他身邊那將領的頭顱來!”原來男子就是祁郎,當日他被薛一峰無意中裝鬼嚇得半傻半瘋,后被烏勒王帶來回去,雖然服藥恢復理智,但烏勒王覺得反正他的命是自己的了,便下令摩斯主教把他制成了摩斯死士,這會成了他的絕密武器了。
祁郎聽命,面無表情,提步單手握槍,直朝吊橋奔去,其勢之狀直驚得城樓上的漢兵,呆呆望著,待其行自弓箭射著范圍也為察覺。李廣和公孫賀見其單兵前來,不敢怠慢,眼見祁郎橫沖而來,兵士呆然不動,忙喝令射擊。眾兵這才似猛然信物,搭箭便射,但數十箭下去,不是被其躲過,便是射到祁郎身上金甲后掉下。這會祁郎已然沖到吊橋下,城樓上的箭雨卻無濟于事,眼見他縱身一躍攀住了距離頭頂上前方近一丈的吊橋,靈敏的宛若只猴子似的翻身上橋,便欲往大門行去。
李廣和公孫賀木然,二人齊張弓搭箭扶著城垛朝樓下祁郎射去,李廣承墨家箭鬼箭術,箭術超群五人能及,射前他依然觀察了祁郎許久,身上金甲極其厚實,漢軍的普通羽靈箭似是對其毫無用處,早已把普通羽靈箭換成了當年墨家巨子為其量身打造的精制羽靈箭,羽靈箭的制作技巧原是墨家機密,后李廣為了壯實漢軍,把羽靈箭的制作技巧獻于漢景帝,至此羽靈箭成了漢軍的常備裝備,墨家卻也因此失去了箭中世家的稱號,而后墨家巨子公輸華又在以往羽靈箭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打造成了精制羽靈箭。與普通弓箭相比,羽靈箭箭頭以純鐵而制,可輕易穿透匈奴軍的黑鐵鎧甲,箭桿以楚地樟木浸泡煤油而制,使得箭的柔軟和剛猛度搭配的恰到好處,羽翼采用楚地嶺南大雁尾羽而制,極大的提高了精準度、平衡性,羽靈箭性能不管在哪方面都要遠勝同時代其他箭種。羽靈箭制作技巧后流傳于后世,而精制羽靈箭卻已然失傳,現在我們所能知道只有凡是精制羽靈箭都是為個人量身打造的,絕不相同,于是制作工藝也因人而異,更因制作工匠而異,能穿透匈奴和大漢、乃至西域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類型鎧甲。李廣得了李廣弓,便把公輸華為他打造的精制羽靈箭喚之為李廣箭,總計只有二十支,當年隨同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時用了七支,漢景帝時在與匈奴的戰爭中連用了十支換得匈奴人稱其為“飛將軍”的雄號,這后只剩三支,倍加珍惜,但見樓下祁郎勇猛無敵,不射殺了他,待會讓其靠近自己斷然不是他對手,連搭上特制羽靈箭,拉弓到底,嗖嗖嗖,三光一閃,分朝祁郎天靈蓋、脖頸、左后背射去,但見祁郎天靈蓋、脖頸、左后處箭透穿骨,祁郎手中兵器一丟,一臉慘痛的表情,捂著從天靈蓋射入的特制羽靈箭,啊啊叫了數聲,便一頭栽倒在地,沒了動靜。
相比公孫賀箭術平平,二箭中一箭射偏,一箭射中了祁郎金甲,但力勢太弱未能穿透,未能傷著祁郎。
城樓上漢兵見狀紛紛大喜舉旗歡呼,相反城下數萬匈奴兵,則各個啞然躁動,須臾便是哄然一聲齊朝西北狂奔逃去。
公孫賀之前追擊匈奴兵的心境頓起,抽刀直指潰逃的匈奴兵,大聲吼道:“李兄,但去追擊吧!”
李廣凝眉聚眼一笑,拍了拍公孫賀的肩膀,搖了搖頭道:“算了吧!公孫將軍,窮寇莫追!”說著打了個哈欠,迷迷糊糊的朝城樓梯走去。
公孫賀也覺得反正大勝而歸,也沒了那份性子,勒令一將領好生守衛城樓,遇事急報,便也嗷嗷而去。
話說北門,薛一峰和李敢二將領著眾兵士拼死擋住了匈奴兵一波接著一波的攻擊,城樓下匈奴兵死的傷殘的,成片成片的,堆積成山,護城河內的戰馬,活的死的,不計其數。不知殺了多久,須臾匈奴陣營中兀自傳來陣撤兵的號角,婉轉低鳴,其勢竟真配得上撤退意義。
眼見匈奴兵撤退,城樓上殘活下的漢兵無不各個喊聲雀躍,直呼“勝利了,勝利了!”
天明四門打掃戰場,論功行賞至不必表述。
隴西城夜戰之事時至第二日午時,諸子山莊中才由一去隴西城置辦貨物的百家中人通告得知。得知大戰得勝,諸子山莊一片歡欣沸騰之勢,家家置茶置酒,鞭炮齊鳴,凌然賽似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