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三更時分,長安城除了抬轎乘馬去上早朝的官吏們外,另有四波百來號人規模的人馬出動。第一波是由飛將軍父子和京兆尹上官平陽帶隊,押送著沙齒星李牧、域流星董耀、巨熊星查克金、龜茲星兜題、天馬星修澤五人;第二波是由太師董仲舒和司隸衛尉慕容輝帶隊,押送著白狼星殺骨靡、疏勒星侯巴特以及一具死尸黑虎星迪力拜三人;第三波是由韓安國帶隊,押送歐比星沙比爾一人;第四波是由王恢和其子王師帶隊,押送摩斯星甌海一人,皆是前往長樂宮面圣。
四方人馬幾乎同時抵達皇宮城門,此時皇宮外早已聚集著大小官員,一番攀比稱頌自然必不可少,或是無聲或是有聲,有聲的似若那京兆尹上官平陽,雖然他是四方勢力中最不著邊際的,平日行事,上挨有天子,中挨有皇親國戚,下挨有朝中大臣,稍不留意便得罪了這些權貴。此番誤打誤撞,不但未曾得罪權貴,反倒是先結交了飛將軍,后又發現匈奴奸細,并逮著其中兩個,此時此刻他可是奇貨可居,寄居在飛將軍門下,卻是借以擋住京城其余勢力,有此兩者是以他膽氣十足,完全拋開了以往畏首畏尾的態勢,探望著其余三隊人馬,道:“喔!各位大人,你們都是沾了我京兆尹的光彩啊!要不是我在天保客棧探出這匈奴十星的底細,想是各位大人永遠都難逮住他們啊!”說著哈哈大笑,全然無視這些比他官職高得多的官員。
皇宮城門開處,一眾皇城守衛接押過匈奴十星,眾官員徒步而行,一路互相校正著衣冠,有洋溢著一臉喜色,也有憂心忡忡的,也有平平淡淡的。過了數道城門,一座巨大的、金碧輝煌的殿宇,猶如一條神龍般出現在眾人眼前,卻是已經到了長樂宮,眾官員紛紛進入殿內,軍吏按照等級面站西面東,丞相以下文官也按等級站東面西,整整齊齊,規規矩矩。一協律都尉【協律都尉:音樂官職名】高喊一聲“奏樂”,一群樂師鳴奏起樂來,隨之殿外駛來一輛十六駕黃蓬車,后頭跟著一數羽林軍,以及數十名太監。一年輕男子身著黃袍,頭戴皇冠,一臉威嚴,雙眼圓睜似若鷹隼一般,卻正是漢武帝,漢武帝來到殿內,端莊的坐上龍椅。眾官員齊跪拜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漢武帝右手翻轉一抬,道:“眾卿家,平生!”眾官員又齊起了來。一太常【太常:掌管禮節、儀式、祭祀的官職名】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會便立馬跳出一人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那急欲升官的京兆尹上官平陽,但見他抱著玉笏道:“啟稟陛下,微臣昨日在天保客棧查得混進皇城來的匈奴十星,一番血戰,微臣逮著了其中沙齒星李牧、域流星董耀,正押候在城外,等候陛下旨意!”他心知此番他只要據實稟報便已是大功一件,怎還想貪得別人功勞。
而其實這一干細節漢武帝早已知曉,現在只是例行下朝堂的規矩罷了,漢武帝“呃”的一聲。
董仲舒抱玉笏上報道:“啟稟圣上,微臣儒家七當家慕容輝,昨日拼死活捉白狼星殺骨靡、疏勒星侯巴特二人,誅殺了黑虎星迪力拜,現押候在城外,靜等圣上發落!”
漢武帝極其尊重董仲舒,一方面是董仲舒是他的老師,另一方面他極其看重董仲舒治國之才,和顏悅色一視。
李廣父子聞得董仲舒只提到他門下慕容輝之功,完全撇開了張文白之力,不光為了墨家聲譽,光憑著他們父子兩剛正不阿的性格,怎不氣憤,但此是朝堂之上,怎能隨意妄為,李廣抱玉笏道:“啟稟陛下,末將犬子李敢昨日巡城時,逮住巨熊星查克金、龜茲星兜題、天馬星修澤三人,現也押候在城外,靜等陛下發落!”
漢武帝一心一意,圖謀改革,對于李廣這些“老將”,既不喜歡,嗯然一聲,做是知曉了。
王恢抱笏道:“啟稟陛下,末將犬子王師昨日也擒得一人,乃摩斯星甌海,現押候在城外,靜等陛下發落!”
漢武帝極好任人唯親,但竇太皇太后伙同王太后三番五次掣肘漢武帝行事,已經讓漢武對這一干人等討厭至極,他早就想把這無才無德的王恢撤下,但一者沒有理由,二者皇帝實權還在兩太后手中,昨日聽聞王恢抓住了一匈奴細作,好不愁苦,只恨那匈奴細作沒把王恢他兒子殺了。此番卻也只是點頭一視。
韓安國抱笏上前道:“啟稟陛下,末將昨日在家門口,擒獲一匈奴細作,喚作歐比星沙比爾,現押候待陛下旨意!”
漢武帝與韓安國不好不壞,嗯嗯點了點頭,起身一揮衣袖道:“好,好,好!眾位卿家全捉了那匈奴烏勒王架下匈奴十星,立此大功,朕重重有賞,重重有賞!”漢武帝話音剛畢,李廣抱笏奏上道:“啟稟陛下,末將還有二事要奏!”
歷來皇帝最厭惡別人插嘴提相左建議,漢武帝雖是一代圣君,但也是這般一人,一臉不悅道:“李愛卿但奏!”
李廣道:“謝陛下,準奏!末將所言第一事,乃據我墨家線報,匈奴十星冒險潛入皇城,是為了一個能夠影響到我們大漢帝國存亡的人而來的!”
眾官員聞言驚詫不已,紛紛望著李廣,等待著他的下文。
漢武帝眼前一亮,心內大驚,不動聲色道:“李愛卿,請繼續!”
李廣繼續道:“這個能影響到我們大漢帝國存亡的人,我們墨家已經探明,正是來自小月氏國疏勒部的一女子,此女子名喚蘇勒女......”
眾官兵控制不住紛紛失聲重復了聲“蘇勒女”,但卻無人知得這蘇勒女是何人物。
但聽李廣繼續道:“此蘇勒女,原系我大漢子民,屬前趙王劉遂長子劉寄幼女,換名劉霽月!......”
眾官員聞言多有笑樂者,似乎在嘲笑李廣拿著雞毛當令箭,量一在七國之亂中敗亡了的王侯后人又怎能引起我大漢風云飄搖。
董仲舒至從李廣再奏之際,一直以深邃莫測的眼光望著李廣,不管他說什么,都是一臉毫無表情。
漢武帝卻覺得這事情大有文章,道:“李愛卿,請繼續!”
李廣繼續道:“吳楚七國之亂,趙王劉遂兵敗自盡,但生前曾將出生不久的幼女劉霽月以及關于秦皇陵地圖皮卷一同托付給一周姓部將,周姓部將落難至漠北邊疆時,遭遇酈寄追兵,混戰中,周姓部將把她連同秦皇陵地圖皮卷一起藏于一大石洞內,此役后周姓部將被殺,劉霽月則被一叫項玉蓮的女子拾得,此女子日后定居在小月氏國疏勒部,也就是蘇勒女的養母。”
官員聞言又是一聲輕蔑笑聲,似乎在說著:區區一張秦皇陵地圖皮卷又怎能影響到我大漢基業。
董仲舒卻聽出了其中端倪,心內大喜若狂,幾乎差點發出歡呼聲來,強制克制著自己心情,勁量喜不露色。
漢武帝雙眼一聚,一絲傲視全雄的眼神奪目而出,道:“她既然是朕的侄女,朕自會把她尋回,好生安置她們便是。”說著伸手一抬道:“李卿家但奏第二事便是!”
李廣已然會意漢武帝讓他散朝再單獨密談的意思,面帶笑容深深一揖,又道:“末將第二事是要彈劾董太師,謊報捉拿匈奴細作功勞一事!”
眾人聞言大吃一驚,規規矩矩站在一側的慕容輝更是手心手背直冒冷汗,雙腳酸軟,幾乎差點癱倒下來。
漢武帝和董仲舒二人均一臉茫然,要知道漢武帝是一百個信任他的老師董仲舒的,而董仲舒則也是一百個信任他大弟子慕容輝的。董仲舒一臉肅然道:“李將軍,圣上和百官都知道,你我二人有隙,卻也不必要拿這等欺君之罪當做兒戲吧!”
“是啊!李卿家,朝堂之上可不得胡言!”漢武帝畢恭畢敬道。
李廣與漢武帝深深一揖,道:“陛下,末將所奏句句是實!”說著伸手直指著排站在武官末尾的慕容輝道:“儒家七當家慕容輝,你站出來,當做陛下和百官的面說,昨日活捉白狼星殺骨靡、疏勒星侯巴特二人可是你的功勞!”
慕容輝聞言一把癱軟在地,登時惹得滿堂轟然一笑。
董仲舒雖然見慕容輝這般膽顫之舉,但心內仍舊不信自己親傳的大弟子竟是這般沽名釣譽之人,不待李廣,自己喝斥道:“慕容輝,你老老實實向圣上交待,昨日你是怎么活捉的白狼星殺骨靡和疏勒星侯巴特!”
慕容輝一臉難色戰戰兢兢的走出了,剛欲施禮,不想手一顫抖,手中玉笏掉了下來,一陣清脆的玉器撞擊地面聲,不過好在這玉笏夠牢固,未曾斷成數截,只是跌破了一小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