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之間便又三年過去。
江曉陽工作比較出色,連年被行里評為先進工作者。這年,江曉陽又被調到小城最大的城關儲蓄所工作,依然還是擔任著儲蓄所主任職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銀行開始逐步的應用了計算機,也慢慢的注重起對員工的計算機教育和陪訓工作。
營業室是第一個開始使用計算機來處理對公業務的一個部門。江雨芹是營業室對公業務的微機計帳員,雖然經過了短期的計算機操作培訓,但依然還是對那個叫什么“286”的微機一知半解,也不能完全熟練地掌握整個業務的操作過程,特別是出錯后更是束手無策,常常會和地區分行科技部門電話咨詢、指導后才能正常解決問題,經常性的不能按時下班。
江曉陽下班早,常會做了飯送到營業室,讓妻子吃飽了再繼續的工作。江曉陽會一直陪著江雨芹,看著她不停地操作著微機,不斷的將每筆憑證都輸入到微機。當顯示屏顯示出“OK!帳務已軋平……”,打印機開始“吱吱吱……”打印起日報表時,江雨芹才會輕松的舒口氣。
江曉陽漸漸地迷戀上了這個讓自已也迷惑的、叫什么“286”的微機,迷戀上了這個看似很深奧但卻又很先進的東西。后來,江曉陽爭取到了去杭州銀行計算機培訓學校學習的機會,學期為一年。
那天,江曉陽特別的高興和興奮,他可以借此學習的機會好好的出去轉轉,看看美麗的西湖,享受一下江南美麗的風光。這也是江曉陽第二次外出,第二次離開這片高原的土地,一路往南再往南……
江曉陽第一次外出,是和江雨芹去了她的老家河南,而后去了BJ,回來時又去了西安,而這些費用都來源于江曉陽那年超額200%完成儲蓄存款任務而得到的獎金。
江曉陽在杭州的這一年,也是他們小夫妻分別最長的一年。江曉陽想念妻子,想念孩子,經常會寫信給妻子,與妻子進行親昵的交流,也時刻關心地尋問著孩子的點點滴滴。
“孩子已經會背很多首唐詩了,是我教他的,他也很愛學,記憶力也很不錯,也常常念叨著爸爸,等爸爸回來,他要給爸爸背唐詩……”江雨芹在信中說。
“是嗎?他已經會背唐詩了?”江曉陽心里念叨著,兒子競然有著這么大的變化,他真的感到很驚訝……
每當這時,江曉陽就會更加的想念妻子和兒子,偶爾會去打個長途電話,聽著可愛的兒子在電話里叫著:“爸爸……”
“爸爸你快回來了嗎?我要給你背唐詩聽……”
“好啊,兒子,爸爸快回來了,回來聽你背唐詩……”
“嗯,好……”兒子稚嫩的童聲緩緩的從聽筒里傳過來,江曉陽恨不得馬上就回去見到可愛的兒子,把他摟在懷中……
江曉陽也常會給妻子和孩子買些漂亮的衣物,然后自已笨拙的動起針線縫上包裹,再郵寄給妻子,表達著他遠在他鄉的一份心意。在這一年,江曉陽也才發現自已是個很愛家、很戀家的人,很想妻兒的一個人。
在回行后的工作中,江曉陽便開始從事計算機的相關工作。他獨立組織完成銀行儲蓄事后監督部門微機數據的鋪底工作,將各儲蓄所的所有手工存款數據信息完全無誤的鋪入事后監督部門微機,實現儲蓄事后監督微機化,也為各儲蓄所今后實現上機聯網,實現通存通兌,順利移植數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項工作耗去江曉陽等人一個多月的時間,做為此項工作的負責人江曉陽也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艱辛。而這一個多月,江曉陽每日都是加班到半夜三點后才回的家。他要操心到最后、走到最后,他要細心備份好每日的鋪底數據,他要保證整個工作的順利進行。
江雨芹很為江曉陽的這份工作精神而感動,也為他成功完成這項堅難的工作而感到驕傲。